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2日
业兴人和乡村美
——洛川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吴舒捷 赵思敏
  今年以来,洛川县聚焦“产业促增收、村庄促和美、治理促和谐”三大任务,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把“千万工程”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来抓,有效保障和促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加快。
  12月10日,走进洛川县永乡镇圪崂村,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白墙灰砖的农家小院布局有序,道路两旁一家家面馆干净整洁、饭菜飘香,整个村庄展现出朴实自然、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除了洛川苹果,“圪崂菜拌面”是很多外地人对洛川的印象,也承载着洛川当地人的乡愁。
  圪崂村位于洛川县永乡镇境内,村子依210国道而建,是南来北往的车辆的必经之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洛川是跑西延线司乘人员中途休息的黄金地点,“圪崂菜拌面”是附近最火爆的美食。由于有面有菜、经济实惠,最火的时候,村里开了40多家面馆,除了南来北往的司机、乘客,还有人专程从外地而来,为的就是美美地吃上一碗圪崂面。
  随着高速开通,顾客流失,圪崂村不复往日辉煌。好多店迁到了县城,留下来的也是有果园要照看没法外迁的经营户。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面馆更显陈旧杂乱。
  “千万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后,圪崂村坚持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议事会等方式,征求多方面意见,实现了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在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的原则上,完成了规划设计,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圪崂村村民张博就把他搬到县城的面馆又搬了回来。
  “村里现在环境卫生好了,店面都统一规划,把店搬回来,用家里的房子开面馆,费用也小,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农忙时还不误果园的活,心里特别高兴。”张博说。
  圪崂村在永乡镇党委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基础上,聚焦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优势产业集聚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等,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树立的是形象。
  洛川县永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军龙说:“我们持续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果旅融合和圪崂面新业态发展,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持续扮靓五美庭院创建,奋力实现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美好前景。”
  村间院落、背街小巷、房屋拐角等不光是环境整治的重点,也是关乎村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洛川县黄章便民服务中心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成果转化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实践,在尧头村率先开展“美丽庭院”建设。
  “尧头村以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为契机,在新型民居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谋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为前提,以彻底清除群众住房安全隐患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体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新型民居建设等综合举措,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尧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刚告诉记者。
  尧头村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互为单元、联户实施”的思路,每户出资12.8万元,政府补贴7万元,拆除古老院落127座,新建以青砖黛瓦白墙为基调的小院新型民居8排48户,完成硬化道路、天然气和卫生厕所全覆盖、排污系统接入污水管网等工作,通过绿化、美化、亮化,极大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产业兴起来。
  “现在我们住到了新房子里,巷道也硬化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得好了,天然气都入了户,水厕入室,取暖、做饭都有热水,跟城里人的生活是一模一样的,日子也慢慢有了盼头。”尧头村村民辛阿莹高兴地说。
  永乡镇圪崂村、黄章便民服务中心尧头村的和美乡村建设只不过是洛川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绘就“人和、村美、文明”画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洛川县按照城乡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等在全县选取了50个村进行示范样板创建,2024年按照好中选优、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分类创建的模式,确定了15个村作为这个年度“千万工程”创建示范村及重点村,在创建工作中,突出乡村传统元素,构建这个餐饮文化、果畜结合、林下经济、农旅融合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实际又独具魅力的发展道路。
  “下一步,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照示范村创建标准要求,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督促指导,全力推动‘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洛川样板。”洛川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姜国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