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5日
史超:书写人民战争伟大历史画卷
    ● 史超工作照
    ● 电影《五更寒》剧照
电影《五更寒》宣传海报
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剧照
  邓雯婷
  2014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站在领奖台上,高举着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奖杯……这一刻,他为一生从事的电影剧本创作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所有的观众目睹了这位老先生的风采,他就是电影《大决战》的编剧史超,时年93岁高龄的他,讲话清晰,精神矍铄,平日里还在辛勤创作。
  一部优秀影片的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剧本,没有剧作家从无到有的创作,就没有电影事业的辉煌。正如史超发表的获奖感言:“一部优秀的剧本必然散发出浓郁的生活芳香,深入、熟悉和认识生活方能真正地进入创作,生活是剧作的根基。”
  从徐州起步
  在延安绽放革命光芒
  史超,一位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国家一级电影编剧,同时也是中国作协会员。他的人生历程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每一个阶段都很独特。而他在延安时期的工作经历,更是为他的人生画卷增添了极为绚丽而浓重的一笔。
  史超出生于江苏徐州,幼年时生活富足。他曾入私塾读书,后来转入新式小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他的国文教师思想进步,经常领导学生开展罢课。史超的大舅、二舅均是地下党员,在师长的影响下,他很早就萌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情怀。“七七事变”后,史超在父母的鼓励下来到了安吴青训班。在这里,他接受了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结束青训班的学习后,他被分配到河南周家口参加了游击队。
  《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作者,南京图书馆馆长、教授陈军向记者讲述了史超奔赴延安的经历以及他与毛泽东之间的一个小故事。1938年8月,史超被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背着沉重的行李卷,走了漫长的720里路,终于到达了延安。在到达延安的第三天,史超在毛泽东必经的小道上遇见了他,史超激动地掏出纪念册,鼓足勇气请毛泽东签名。毛泽东在他的笔记本上迅速写下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话从此成为史超一生的座右铭,始终激励着他不断地努力学习和进步,让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陈军介绍,毕业后,史超被派至延安总政组织部和中央军委考察团,给部长和团长做秘书。他还曾赴敌后晋西北、晋察冀、冀中根据地开展工作。这段经历后来被写入了《三过封锁线》。
   难忘延安岁月
  奋斗与创作的辉煌历程
  1940年6月,史超又回到延安,进入军政学院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留守兵团司令部任秘书。不久后,他又被调入中央调查局西北局军事研究室。在这期间,他还被借调到地方文化俱乐部参与演出,而那部《新木马计》成了他文艺道路的起点。结束借调后,他进入延安大学英文系学习。
  1943年,史超进入鲁艺戏剧系学习。一年多后,他被分配到抗大当语文教员。后被调去晋冀鲁豫大军区,在陆军中学当宣传科科长,他创作的大型歌剧《杨四子》受到了邓小平的表扬。在担任晋冀鲁豫文工团团长期间,他开始创作剧本。从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他创作的歌剧《两种作风》和《王克勤班》广受好评。这两个剧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在史超的创作生涯中,《五更寒》无疑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灵感源自其1946年解放战争时在大别山的真实斗争体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革命队伍内部出现变节分子,一支游击队在县委书记领导下,坚持对敌斗争,直至赢得这场黎明前的殊死搏斗。史超曾回忆说:“五更是最寒冷的,五更过去,天就亮了,太阳就会出来了。这是我在大别山爬战壕、打伏击时候的真切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就没有这部电影。”
  1984年2月21日,《新华日报》第3版的一篇报道写道,“八一”制片厂编剧史超说:“从电影《五更寒》到最近的《在被告后面》,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告诉我,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观察人,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感召力的作品。”
  2014年11月17日,史超在访谈中说:“回头看我写的作品,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大体说来,我崇尚作家一定要熟悉生活,你不熟悉的东西,绝对写不好。生活不一定说必须是经历,研究资料也是生活。熟悉得越透,你越有选择的余地。只熟悉一点儿,夹生,到那儿你一定写得不好。为什么我比较喜欢《五更寒》,因为我就在那里九死一生过来的。我熟悉,所以我能写出来。”
  践行延安精神
  书写英雄荣光
  作为从延安鲁艺走来的电影编剧,史超用一生践行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将深入生活视为创作的真谛,曾表示,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向生活的实践者学习。写剧本首先要向生活学习,学懂生活,提炼生活,才能表现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根基,群众是文学的源本,“一个编剧创作的指南,永远指向生活。”
  史超的创作生涯中有着许多难忘的经历。他曾回忆过这样一件趣事:当年,由于习惯为创作搜集材料,他利用短暂的安宁时间,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记在破纸上。由于每天都在生和死的交界线上奔走,他把这些记录埋在地下,却被敌人误以为是金银财宝挖走了。
  1986年,史超作为创作组组长,与人合作承担了创作电影剧本《大决战》的任务,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91年将该剧本拍摄成同名电影,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规模空前的战争巨片。1991年6月12日,《新华日报》第1版的《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第一部摄制完成》一文中提到,引人关注的大型革命战争历史题材故事影片《大决战》即将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并于建党70周年之际开始公映。1991年6月23日,《新华日报》第4版的《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在京试映》一文中这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前夕,革命战争历史影片《大决战》在北京试映,受到各界人士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认为影片在题材、规模、风格和历史人物的塑造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对于史超来说,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消散,但曾经的浴血奋战,却深深地印刻在他的生命中。这些经历化作了他笔下的人物与故事,闪耀着英雄的荣光,也延续着历史的记忆。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在2014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感言中,史超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他强调了剧本作为影片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剧本创作与生活之间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剧本不是一拍脑瓜就出来的,一个严肃的剧作者,完成一部剧作相当艰辛,从生活、酝酿、构思、写作乃至审查通过,可以说呕心沥血……现在出现的某些粗制滥造和胡编乱造的剧本,其原因除了作者急功近利,轻视和远离生活是其根本原因。以我自己来说,凡是有影响的作品,都是我亲身经历或者我熟知的生活,相反都是我不甚了了的。生活不是吝啬鬼,只要你索取,它便会五光十色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说:“史超先生从延安抗大穿上军装始,始终用战斗的笔去写战斗的生活,以军人的情怀写战争中的军人,在硝烟战火中发现人物,在剧作冲突中去塑造人物。剧本中的指战员就是他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他再现的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军都是他曾经见过的部队首长。没有真情实感是写不出艺术真品的,没有战争亲历无法再现真实的战争人物。史超先生不愧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革命摇篮中,培养起来的中国电影剧作界的军事题材的宿将,以一支笔书写了人民战争伟大的历史画卷。”  (来源:《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