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世英
在宝塔区蟠龙镇李家砭村,提起魏国治,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魏书记是个好干部!”2017年,时任市地下水工作队副队长的魏国治受组织选派,来到蟠龙镇李家砭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两年多。他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进了这个曾经沉寂的村庄,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老百姓的“幸福家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心为民的深刻内涵。
扎根基层 融入群众得民心
2017年春天,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魏国治毅然告别了宽敞舒适的办公室,走进了李家砭村的田间地头,开启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征程。他把“家”安在了村委会的窑洞里,购置了简单的灶具,收拾出一间住房,从此便扎根于此,这一住就是两年多。
魏国治本是农民出身,但毕业后多年的城市工作经历,让农村对他而言只剩下儿时模糊的记忆,农村工作经验更是匮乏。于是,他迅速调整心态,给自己的下乡工作制定了清晰的“四轮定位”:要当好虚心请教的学生、当好驻村的联络员、当好跑腿的服务员、当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努力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村民的期盼以及家人默默的付出。
彼时,魏国治因之前工作中的一次车祸导致手臂骨折,入村时胳膊仍挂着绷带。每到阴雨天,伤痛便如影随形,钻心刺骨。但他从未因天气或伤痛而退缩,反而克服了路烂道险、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走遍了李家砭村3个自然村的家家户户,足迹遍布每一条沟沟岔岔、每一座山山峁峁。他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村民脱贫致富的心声,仔细记录全村的基本情况,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
起初,村民们对这位新来的书记态度冷淡,碰面时只是客客气气,买卖农产品时也极为刻板,从不主动邀请他到家中做客。魏国治深知,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必须先融入村民之中。于是,他从帮助缺劳力的家庭干农活入手。每天清晨,他早早起床,迎着朝阳爬山进沟,只要看到有村民在田间劳作,他便毫不犹豫地操起农具,加入到劳动队伍中。在劳作的间隙,他与村民拉家常、聊心事,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
渐渐地,村民们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开始接纳他。魏国治与大伙儿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没多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村民们常常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而他居住的灶房门口,也时常会出现村民们悄悄放下的新鲜蔬菜和农产品,这些无声的馈赠如同一股暖流淌在魏国治的心间。
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这种良好的交流沟通方式使魏国治在村民们心中如同家人一般亲切。
村支书屈玉海更是对魏国治赞赏有加,认定他是一位能办事、办实事的优秀干部,两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屈玉海负责管理村民、调解纷争,魏国治则全力争项目、抓党建,共同为李家砭村的发展而努力。
与魏国治一同进村的水利包扶干部杨国庆,厨艺精湛且内心坚定。他虽少言寡语,但对魏国治认定的事情,总是坚决执行,毫无怨言。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积极负责、信念坚定的团队,李家砭村的包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深入民心。
产业兴村 托起村民致富梦
李家砭村土地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种植、畜禽养殖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产业规模化水平低,效益不高,增收渠道狭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魏国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要想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必须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于是,魏国治开始四处奔走,充分利用水利“娘家”的资源优势和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全力以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在他的努力和争取下,村上先后建起了24座弓棚,协调配套了13台水泵以及4000米的电缆水管,有效解决了弓棚灌溉难题;落实了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投资1050万元,开展小流域治理,完成2座过水桥、50亩农田、3.2公里生产道路、旧核桃园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建设;为村集体新增平整50亩土地,每年对外租赁收入4万元;为自然村老庄湾村民修建水窖2眼,为芦家沟贫困户修建蓄水池2座;协调10万元修建了李家砭至芦家沟2.5公里的砂石路,解决了村民生产和出行难的问题;协调帮助村委会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椅,沙发、床、文件柜、茶几等办公用品。一系列有力举措,为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魏国治始终心系村民增收。他深知,大棚种植是提高村民收入的关键。为了让村民们掌握大棚种植技术,他自掏腰包从老家安塞县聘请了两位大棚种瓜高手,定期进村指导13户村民种植大棚西瓜和甜小瓜。从播种到施肥,从浇水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悉心指导。同时,他还提早联系了果商和众多单位部门,拓宽销售渠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头茬大棚西小瓜迎来了大丰收。魏国治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村民销售西小瓜2万余斤、其他农产品1万余元,共计为村民带来收入15万余元。
村民李海福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原本担心自己第一次种大棚会遭遇失败,没想到在魏国治书记的帮助下一切顺利,丰收的西小瓜销售一空,仅这一项就收入近4万元,令他欣喜不已。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魏国治又把目光投向了酿酒产业。他与村支书屈玉海商议,决定利用能人带动,通过扶贫互助协会集资入股的方式开办酿酒作坊。他担保贷款9万元,发展纯手工酿酒作坊1座,生产白酒1.1万斤,纯收入24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酿酒产业在周边农村悄然兴起,仅李家砭村就发展了3座小作坊,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主要渠道。
为民办事 点滴真情暖人心
在李家砭村,魏国治不仅专注于打基础、增收入的大事,对于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他同样关怀备至。无论是手机信号不好、微信无法使用,还是社保缴纳遇到困难,只要村民们找到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解决。
贫困户屈二虎擅长电脑技术,魏国治了解情况后,帮助他贷款4万元,开办电脑技术服务公司。为了让屈二虎能够安心创业,他还帮忙安排其小孩就近择校上学,并帮着联系了一些稳定用户。在魏国治的扶持下,屈二虎的生意蒸蒸日上,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成功实现稳定脱贫。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魏国治动员大家在坡耕地和高标准农田里栽植松树、紫穗槐等苗木。他积极协调水土保持项目,为苗木销售创造机会。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共栽植苗木80万株,通过销售苗木实现收入24万元,种植户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近万元。
村民吴茂盛患有精神疾病,住房条件简陋。魏国治为此积极奔走,通过单位集资、乡上争取、发动村民自筹,共筹集资金4万余元,为吴茂盛修建了2间平房,打了1口水井,还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当吴茂盛搬进新房的那一刻,村民们无不感叹:没有魏书记,吴茂盛不知何时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两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魏国治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李家砭村的美丽蜕变。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整个村庄呈现出一片和谐发展的新气象,没有纠纷,没有上访,大家一门心思搞发展。
2019年秋季,李家砭村的农田里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得知魏国治即将回城的消息,30多个村民自发带着猪头肉、啤酒等来到村委会,他们的眼中饱含着不舍与感激。大家围坐在魏国治身边,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对这位“家人”的感谢与眷恋。
“国治是一名水利好干部!”“魏书记,咱们就是一家人,您一定要常回村里看看啊!”……这些简单的话语,承载着村民们对魏国治的深深敬意与无尽感激,也将永远激励着他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