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0日
宋·铜面将军狄青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出身贫苦农家。十六岁时,其兄与人打架,将乡绅之子打落水中,狄青自愿代兄受罚,被面上刺字,发配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充军。先是养马,后调保卫京师的拱圣营。由于他长于骑马射箭,武艺精通,几年后升任下级武官。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建国称帝,朝廷派中央禁军前往征讨,狄青以三班差使殿侍的身份,被派到保安军守卫边防。宝元二年(1039)十一月,元昊亲率数万大军进犯保安军,北宋守将刘怀忠战死。狄青头戴金黄色铜面具,披发仗剑,带领勇士闯入敌阵,横冲直撞,勇不可当,所向披靡,西夏军队顿时乱了阵脚,纷纷后退,宋军乘胜追击,夏军损失二千余帐,大败而逃。此后狄青被誉为“铜面将军”。十二月,朝廷赏保安军守御之功,狄青功劳最多,故连升几级授官,升为指挥五百人的巡检指挥使、右班殿值。从此“铜面将军”威名远播,西夏军闻之丧胆,不敢轻易进犯保安一线。
  狄青作战勇猛,指挥作战也有勇有谋。保安军之战后,夏军不甘失败,移军向东,欲进攻安远寨(即平羌寨,今讹为平桥)。鄜延路钤辖急调狄青赴援,严阵以待。当时守寨宋军有精锐虎冀军和新招募万胜军数百人。元昊仗着人多势众,轻敌冒进。狄青让虎冀军打着新招募的万胜军旗帜,以掩盖其精锐之实,造成夏军误判,遂全力来攻,结果遭到虎冀军痛击,溃不成兵,狄青在此役中也身负重伤。
  康定元年(1040),宋夏延州之战后,宋军大败。范仲淹临危受命,镇守延安。九月,范仲淹遣驻守保安军一线的狄青西攻延州界西芦子关,大败夏军,夺取芦关。狄青因英勇善战受到范仲淹重视。“目为异材”,曾亲自召见狄青,询问攻战方略,并赠送一部《左氏春秋传》,勉励他说:“为将不知古今,止一匹夫勇尔。”自后狄青奋发读书,举凡秦汉以后将帅兵法,无不通晓,在战争中有勇有谋,常常取胜,被升为延州指挥使、泾州都监、鄜延都监兼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
  庆历二年(1042),宋军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境内)大败之后,为争夺洛河河谷通道,狄青又和环庆路副都部署王仲宝合兵攻破西夏占领的金汤寨,斩获颇多。后又攻破西夏的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党项部落,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又修筑加固了桥子谷(今杏子河川)、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堡寨,扼守西夏进兵通道,有效地扼制了西夏进犯,保卫了延安的安全。
  狄青“临敌披发,戴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的传奇事迹受到仁宗皇帝的赞赏。庆历元年(1041)二月,宋仁宗准备亲自召见狄青,“问以方略”,但由于西夏又进犯渭州(今甘肃平凉),前方战事吃紧,只得“命图形以前”,把狄青的画像送来一见。庆历四年(1044),宋夏议和,西北边境稍安,仁宗封狄青为殿前都虞候。这时狄青脸上刺字涂的墨迹还在,仁宗让他敷药除字,狄青谢绝道:“陛下以臣有微功,屡加迁,非论及门第。臣有今日,正为此涅(即刺字墨迹)。臣亦愿留军中,可作诫勉,臣不敢奉诏。”仁宗赞许有加,并任他为昭化军节度使兼知延州。狄青镇守保安、延安、陇东期间经历大小战斗二十五次,曾中箭八次,尤以安远寨(即平羌寨,在今平桥镇后山)一战受伤最重。在职四年间,于宋夏边境屡建奇勋,一时名震朝野。
  皇祐四年(1052)六月,狄青一跃升任朝廷主管军事机构的枢密副使。适值广西侬智高叛乱,朝廷派杨畋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提举经制贼盗使率兵平叛,数月无功。仁宗问宰相庞籍,谁可担当平叛重任,庞籍推荐了刚担任枢密副使的狄青。狄青也上表请缨:“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至阙下。”朝廷授予他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之职,又从鄜延、环庆、泾原三路选拔有战斗经验的蕃落、广锐军骑兵精壮各五千人,其中家喻户晓的北宋名将杨业嫡孙杨文广也随军出征。
  当时宋军新败,加之广西气候闷热,瘴气弥漫,北方士卒水土不服,士气低落。狄青巧借当地崇拜鬼神之俗振奋士气也是一段佳话。出兵桂林之前,他筑台祭神,拿出一百个铜钱,祈祷说:“此次用兵若能制敌取胜,请神灵让钱面全都朝上!”在全军众目睽睽之下,一百个铜钱全撒到地面。大家凑近一看,钱面全部朝上。官兵雀跃欢呼,声震四野。狄青当即命左右侍从,拿来一百根铁钉,把铜钱钉在地上,盖上青布,亲手把它封好说:“待胜利归来,再收回制钱。”于是官兵士气大振,越过昆仑关,在归仁铺与侬智高决战,“追赶五十里,斩首数千级”,俘获侬智高战将五十七人,迅速平定邕州,全师北还,僚属到掷钱处取出一百个铜钱一看,正反两面全是钱面,大家对他的“静不露机”之谋佩服得五体投地。狄青终不负朝廷厚望,一举平定了为祸三年的侬智高之乱,胜利回京,升枢密正使。
  嘉祐二年(1057)三月,狄青因病去世。仁宗在皇宫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以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深沉而有谋略,又能谨小慎微,保全名声,有始有终,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猪、羊二牲的“中牢”之礼予以祭祀。沈括评介说:“(狄)青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尝大败,计功最多,卒为名将。譬如弈棋,已胜敌可止矣,然犹攻击不已,往往大败。此青之所戒也,临利而能戒,乃青之过人处也。”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