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1日
用高校“所能”赋能地方“所需”
李瑞
  北京理工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副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李振江到宝塔区挂职区委常委、副区长近半年时间,沉下身深入基层,进园区服务指导,了解群众和企业所需,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带着村民发展产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个人能力和价值得到展示的同时,也让他所在的高校参与地方发展更有深度、帮扶更显力度。
  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势必催生强烈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需求。用好高校科技资源的“所能”,就能更好为地方发展提供“所需”。来自高校的挂职干部自带优质的高校科技资源,挂职期间通过相互合作,可有效解决科学技术、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一股强劲动力和全新活力。
  让地方“所需”更好地对接高校“所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主动抛出引进人才的“橄榄枝”,为这些来延的高校挂职干部制定更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提供更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打造更宽广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利用理论知识、高校科技资源等优势,在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才智得到有效应用,在创新优势、示范引领、共享共用及外溢辐射等作用充分发挥。同时,依托地方所需和产业发展实际,加强与其相匹配的校地、校企合作,引入更多的科技资源,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新模式,着力解决一批行业、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延安本地资源与高校科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知识就是力量。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彼此相连、相互依附、协调共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更凸显含金量。以人才和技术优势,当“所需”与“所能”实现双向奔赴,就能为我市提供高质量科技服务,实现更多科技成果由“智”生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