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宝宝在街上维修管道 在夜的纱幕之下,延川的街道被朦胧的光影笼罩,冬日的寒意静静盘踞。锅炉房外,司炉工马清明的身影准时出现。他的脚步沉稳,他的手部动作更是“行云流水”般娴熟……
在供热站里,“老马”这个称呼早已深入人心。“我是2006年到这里来的,到现在已经干了18年了。”延川县供热站司炉工马清明说。开机、点火、检查、登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工作在马清明的手里,如同精密的时钟,准确无误地运转着。
然而,从曾经的燃煤锅炉到如今的燃气锅炉,设备的新旧交替,倒是真有些为难老马了,“现在这燃气锅炉设备很复杂,最难的就是考证。”
老马跟他的同事很多都是干了多年的“老伙计”,由于锅炉房内长年累月的噪音影响,他们人人都是“大嗓门”。在供热期间,这里全天24小时都要有人坚守。但除了冬季,这里又无需运转,不要人手。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望而却步,而老马这群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工人,却一直坚守在这里。
“年年过年都在这里值班,年龄小的看不上这工作,我们年龄大的,就踏踏实实把这锅炉烧好。”马清明说。
晚上9点,调度的声音打破平静,供热站维修工白宝宝迅速响应。他穿上轻便的棉衣工服,戴上安全帽,拿起工具,动作利落。
“我们这工作,哪怕半夜两三点,只要来电话就得起身,因为肯定是家里漏水了,不然就是暖气片、地暖管之类的东西破损。”延川县供热站维修工白宝宝说。
从2001年到现在,白宝宝就一直在供热一线。22年的时光里,他从拉煤工一路成长为司炉工,再到如今的维修工,延川的大街小巷都印刻着他的足迹。
“延川的这些供暖井盖我都能找得见,有问题的当时能解决的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就记到本子上,完了再解决。”白宝宝说。
对于供热维修,白宝宝一点都不发愁。多少年来,经他手的破损管道不计其数。但让他最有压力的是,还要面对上千户居民的不解与质疑。
“有些住户打电话说暖气不暖,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不被理解是常有的事,我们就给人家住户说明什么原因,尽快看的给人家解决了,保证都能用上暖气。”白宝宝说。
延川县总共有4个供热分站、8个供热点、21台锅炉。因此,像老马和白宝宝这样的供热工人就有59位。在每年冬季的150天里,他们虽身处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却如同“战友”一般,共同坚守着一场与寒冷对抗的“持久战”,为了我们的温暖,而时时温暖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