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6日
余得河:创出多“彩”世界
通讯员 范筱霞 蔡易静
    ● 余得河正在加工材料
  “余老板,我要20米的泡沫板。”
  “余老板,我要15米的彩钢钣。”
  …………余得河一边接着电话、一边记录着。
  今年33岁的余得河出生在河南,9岁的时候和家人一起来到甘泉。在甘泉,他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将彩钢厂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回忆过去,余得河的创业步履艰难。
  2019年7月,余得河从重庆工商大学毕业。跟许多大学生一样,一边创业、一边考编。
  2021年,他成功上岸,考到了周至县一家事业单位。但是离家太远、父母年迈,为了尽孝,他放弃了报到。
  回到家中的余得河,一边照顾着父亲、一边又开始备考。一年后,父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来家里要账的送走一伙又来一伙,他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看着父亲无奈又说不出话的表情,母亲讨好的眼神,余得河就想着不能这么坐以待毙,要为父亲撑起整个家。
  余得河想创业,他去了外地考察,并在甘泉租用场地,建起了余得河彩钢厂。
  1.5亩的地,租费3.15万元,可是余得河连300元都拿不出。
  正当余得河愁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时,恰遇国家给大学生创(就)业贷款,余得河立即申请贷款15万元。
  要想建厂子,最少还得15万元。他的亲戚都在外地,又多年没有联系,实在不便开口。最终,他向朋友兄弟借来了15万元。
  “如果不是我的同学和朋友帮忙,我连起步都难。”余得河说。
  盖厂房花了近10万元,还有混凝土平地、购买复合压瓦机,最少也得40余万元。家里的钱连给父亲看病都不够,哪还有他开厂的资金。
  余得河很愁,也很幸运,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步彦峰,把自己准备买房的50万元直接借给了余得河。
  “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去干自己想好的事。”步彦峰的话,让余得河十分感激。
  干什么事都是开头难。彩钢厂终于开业了,余得河也开始回笼资金了。但是父亲病重,只能回老家,余得河不仅要回去时常陪着父亲,还把赚的钱都给他看病了,可父亲还是走了,父亲曾经欠钱的生意伙伴,一纸诉状将余得河起诉至法院。
  “父债子还。”余得河无可辩驳,也无能为力。母亲看到儿子这样为难,便把家中的房子和车低价卖掉还账。
  为了还账,余得河只能挣钱。于是,他一咬牙,又向银行贷款20万元,买了龙门吊等器材,一心经营他的生意。
  余得河成功了,他的彩钢厂逐渐盈利,每年盈利15万余元,已经把同学的50万元还清了,自家的生活也渐渐好转起来。
  “老板没要钱,不然的话,一到下雨,我都不知道让我妈去哪里睡了。”姚大福感激地说。
  只有淋过雨的人,才不会忘记给他人撑伞。麻子街的村民姚大福母亲瘫痪在炕多年、孩子智障,一家人生活全靠姚大福微薄的收入。他们所住的窑洞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漏水。余得河非常心疼姚大福,免费为姚大福家修理了窑洞。
  “虽然我也没有钱,但遇到比我还困难的群众,能帮一把是一把。”余得河笑着说,“只有你帮我,我帮你,这个社会才能更好、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