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9日
绿水青山新民谚
  记者 延媛 叶四青 白雪 通讯员 张龙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纵横的沟峁中、光秃秃的山梁上风沙漫布……曾是延安留 给人们的印象。然而,经过25年的生态建设,延安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今日之延安,以青山为底,重绘草木葱郁、云雾缭绕的绮丽风光;以碧水为脉,勾勒出清泓环绕、水清岸绿的温婉景致;以绿径为络,贯通了自然脉络、连接起城乡间的如画美景……正如民谚所说:“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
  民谚,藏着大地上的故事。说起退耕还林,延安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两句民谚。而这些藏在民谚里的“绿”故事,早已深深烙印在老百姓心里。话语中仿佛有一株株树苗的胚芽在萌发,还有一条通往延安历史深处的充满绿色的路径。
  民谚一 秃峁峁变绿海 沟道道赛江南
    ● 南泥湾好风光

  “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这是南泥湾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也是彼时南泥湾的真实写照。
  在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村,78岁的侯秀珍翻出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的老汉戴着毛帽子、披着军大衣,有着消瘦但棱角分明的脸庞。“这是我的公公刘宝斋,当时在三五九旅当副连长。”
  上世纪40年代,驻守在南泥湾的三五九旅,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南泥湾的许多粮田,都是我公公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开垦出来的。他们还在陕北的土地上,第一次种植成功了南方的水稻。”侯秀珍说。
  山上有耕地,川道种水稻,还有一群群的牛羊,这曾是南泥湾独有的景致。“过去我们这里‘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但是庄稼种得多产量低,牛羊满山啃得草都长不上来。一下雨,山上的水冲得川道里的稻田也种不成。人穷得没办法。”侯秀珍说。
  1999年,时任村里妇女队长的侯秀珍带着妇女们上山种树,把粮田变为树林。侯秀珍说:“公公他们当年饭都吃不饱,还要保家卫国,不开荒就站不住脚,只有种田才有粮食吃。现在条件好了,国家号召退耕还林,我们这一代人,就要把树补回来,咱们的生态不能再破坏了。”
  “我还记得我们当年种的第一波就是槐树。槐树不仅长得快,还能自己不断生出新苗。就这样我们一年接一年地不断种树,这里的林子也就越来越多,再不是我们当年那样光秃秃的山了。”侯秀珍说。
  虽然不见了公公开垦的粮田,但是种上了树,村里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山上的洪水不下来了,山青了、水清了。因为国家给退耕还林的补助,大家不再广种薄收,腾出来劳动力了,孩子们都去上学,村里这几年不仅出了大学生,还出了研究生、博士生。这种日子过去哪里敢想?”
  目前,南泥湾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7.4%。不仅有着连绵起伏的青山和山脚万亩相缀的花海,还有着波平如镜的荷塘、鱼塘,以及川道里的一片片稻田,一些已经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又重现山林。
  清风拂面来,恰似在江南。如今的南泥湾,流传着这样一段新的顺口溜:“荒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山腰腰梯田沟道道坝。秃峁峁变绿海,沟道道赛江南。”
  民谚二 到处是花椒 遍地是黄金
    ● 花椒红,椒农笑

  “地无三尺平,产粮不够半年吃;有福的生活在州城府县,没福的生活在黄河两岸……”念着旧时流传的民谣,延长县雷赤镇凉水岸村村民冯志业仍能回忆起之前黄土飞扬、荒凉苦寒的景象。
  20多年前,凉水岸人完全靠天吃饭,光景难过,家家户户就想寻个好产业发家致富。栽下红枣苗,连阴雨过后,红彤彤的枣儿落了一地,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打了水漂,村民们眉头皱到一起,盼着老天能给个新活路。
  1990年春天,延长县委、县政府在罗子山乡政府组织召开会议,要求黄河沿岸乡村大力发展酥梨、花椒产业。而正在前不久,下坡村的老人冯邦银试栽了半亩花椒,没想到收获颇丰。临到过年时,老人用卖花椒的钱买回10袋麦面,乡亲们别提多羡慕了。东三乡会议的决策,与凉水岸人的实践不谋而合。
  2003年3月,黄河岸边的麦场上,一个好消息让这个小村庄彻底沸腾。按照退耕还林政策,县上决定在凉水岸栽植2000亩花椒树,并免费提供树苗。凉水岸的村民一鼓作气,挖掉了800亩枣树,在上千亩的河滩地上栽种了花椒树,大伙儿学着种、种着管、管着学,都成了种花椒的半个专家。从此,凉水岸花椒产业蓬勃发展,也影响带动了周边村子,成为延长县雷赤镇群众重要的脱贫致富产业之一。
  然而,天不遂人愿。2017年,黄河岸边阴雨绵绵,辛苦劳作一年的花椒转眼就要发黑,村民们心急如焚。当时,中粮期货公司对口包扶延长县,拨付了一笔产业扶持资金。考虑到凉水岸花椒形成了规模,县上决定将这笔资金主要投放给凉水岸,帮助椒农购买花椒烘干机,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这几年,每到花椒成熟季,漫山遍野的花椒园里花椒树纵列分明,花椒粒青红相间,微风吹过,一股浓郁鲜麻的椒香味飘扬在黄河岸边。
  依托花椒产业,凉水岸摆脱了贫困,现在人均拥有花椒树7亩以上,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花椒树不但扮靓了山野,更照亮了凉水岸村民的致富路。
  村民冯志刚栽植花椒树已经10多个年头,是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以前我们这儿一吹枯,二吹黄,三吹黄土漫天纷飞扬。自从退耕还林种花椒后,环境好了,村民收入也高了。这几年我收入最高能达到18万元,这是真正的富民产业。”冯志刚笑着说。
  如今的凉水岸,所有的山坡和沟洼全都被高高低低的花椒林覆盖着。正如当地村民改编的花椒小曲:“上下坡凉水岸,花椒栽满山,栽呀满山,好地方来嘛好风光,好地方来嘛好风光,到处是花椒,遍地是黄金……”
  民谚三 青山产出金果果 造林过上好光景
    ● 如今雷坪塔,满目皆绿色

  “雷坪塔,沟垴洼,水土流失年成瞎;地老天荒梁峁秃,糜谷旱得拧麻花。”这是流传的一段关于雷坪塔的民谣,也是上世纪80年代当地风貌的真实写照。那时村上不见绿树,农民们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生存环境恶劣,村民们吃糠咽菜,期盼过上好光景。
  早在延安大规模启动退耕还林之前,村上就有人开始植树造林,村民张莲莲便用行动证明了“植树造林一定能过上好光景”。1981年村上分田到户,张莲莲和做木匠的丈夫商量:“家门口大片荒山空着,不如种些树。”张莲莲的父亲是林业工作者,他告诉女儿种树能过上好光景,张莲莲把这句话听到了心里,并用行动去实践。
  她把自家30亩良田置换成数百亩荒坡地,还承包了村里400多亩荒山,扛起镢头上了山,种起了树。这一种就是40多年。她用坏了100多把镢头,穿坏了300多双鞋,和父母儿孙四代人植树20余万棵,造林面积1750亩,让家乡从黄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在她的带领下,全村95%的荒地都种上了树,村里发展起6000多亩经济林,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多元。
  2015年,张莲莲的长子王军创办了生态农场,在千亩林场发展林下养鸡。树林以及树林里的虫子、草籽、苜蓿成了散养鸡的最佳活动场所和食物。以张莲莲名字命名的“莲花鸡”和土鸡蛋迅速受到市场欢迎,让张莲莲一家依靠青山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生态农场自创办以来,90%以上的用工都是本村和周边村民,为乡亲们提供了就业岗位。
  “植树造林一定能过上好光景”这句话,不仅是张莲莲家的家训,也是村民们口口相传的致富秘诀。而随着村上变美变富,流传在雷坪塔新的民谚说出了新的幸福感:“雷坪塔,种树早,满眼青山风光好;青山产出金果果,家家过上好光景。”
  民谚四 林好鸟先知 家园变乐园
    ●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现身子长

  1995年起,子长市摄影爱好者李兆飞就开始追寻、拍摄野生动物,但他尤为喜欢拍摄鸟类。前辈们告诉他,鸟类不好拍,因为不好找。当时流传着一句民谚:“鸟叫一村怕,十里打不上。”
  让人们害怕的鸟是“黑老鸹”,即乌鸦。在当地,乌鸦的身影平时难找,人们发现当哪家有人快要“老”时,夜晚他家附近树上、脑畔上就会有一只乌鸦不停地叫,让人心惊胆战,也显得神秘而恐怖。
  事实上,除了燕子、麻雀等杂食性鸟类,好多鸟类的身影都不好找。很多子长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看到过一只活着的猫头鹰或老鹰等鸟类。
  子长市处于白于山区,上世纪90年代,山地植被稀少,大部分地面黄土裸露。山上没有多少树,鸟类缺少栖息的地方,走在山山峁峁间,偶尔只能看到一两只兔子和山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5年来,子长市经历了试点启动、全面实施、结构优化与调整、成果巩固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至今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5.87万亩,全市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6.16%上升到现在的53%,水土流失治理率由10.05%上升到36.2%,鸟类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野生动物对自然环境要求很高,尤其是鹭鸟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能反映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情况。”李兆飞说,近30年间,随着树木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好转,他拍到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红脚枭、苍鹰、红隼等10多种鸟类,国家“三有动物”(指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白鹡鸰、灰鹡鸰等几十种,并且惊喜地发现,子长原来只有留鸟,后来慢慢出现了迁徙的候鸟,光这两年他拍到的留鸟和候鸟就有60多种。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子长市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抓手,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真宝贝”,争做生态环境的“优等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子长。不断增加的鹭鸟种类,正是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生动体现。
  现在,人们更愿意吟唱新的民谣:“管好山,山中鸟儿叫得欢;管好水,水里鸟儿成双对;管好天,天上鸟儿排对排;管好人,人与鸟儿俱欢颜……”
  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荡漾。
  如果说,红色是中国革命给延安留下最鲜亮的色彩,黄色是自然赐予延安最动人的色彩,那么绿色则是当代延安人给家乡亲自绘下最生机勃勃的色彩。
  如今,在延安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邂逅那充满生机的绿色。瞧,那翠绿的群山起起伏伏,没有尽头,就好像大自然兴致一来,用豪迈的笔触,随手一挥而就的巨幅画卷。还有那灵动的绿水,在蓝天的陪伴下,呈现着迷人的色彩。这绿色,是生命萌发的斗志昂扬勇往直前,也是延安人改天换地不屈不挠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