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20日,张志江长篇小说《岭上无狼》首发仪式暨创作座谈会在西安举行。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李建军,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市作协名誉主席厚夫等与会专家进行评论。大家认为,本部作品深入刻画了陕北浓郁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以及陕北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精神气质,视野宏阔,意蕴深厚。现将部分专家评论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张志江,男,延安市作协会员。先后创作散文、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出版有散文集《老庄塔的后生》。
作品简介:《岭上无狼》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陕北“延北”县“雁栖岭”为主要创作原景地,广泛涉及延安、榆林、内蒙古等地。通过对“延北”县“雁栖岭”袁、耿两大家族一百多年五代人不同性格和生活际遇的描写,真实再现了陕北广大人民群众从民国初到现在百年变局下的命运走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李建军
一部很有史诗气魄的小说
《岭上无狼》是一部跨越一百多年历史、整体宏阔且很有史诗气魄的小说。作者张志江通过叙述岁月中陕北人的生活,展示出了开阔的历史眼光和求真的写实精神。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强调作家写作的想象力,那虚构和想象的根据又是什么呢?就是事实本身。小说写作要有事实感,要体现出严密的逻辑,要有说服力。为了还原具体的历史氛围和客观的历史情境,作者下了许多案头功夫,查了很多资料。史诗性的作品的说服力和生命力,都与这种基于可靠资料的还原是分不开的。
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陕北自然环境和文化事象的诗意表现。作者对陕北文化不仅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更有着深刻的理解,对陕北民歌的大量引入,对陕北大地上的风物充满诗意的描写,都有助于表现小说的叙事内容,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给人留下愉快的阅读感受。
伟大的人生包含着悲剧的品质,苦难是文学重要的题材内容。一切伟大的文学本质上都是悲剧性的。现实主义的悲剧性,正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品质。张志江敢于直面沉重的生活,敢于直视可怕的苦难,敢于叙写那些悲剧性的故事,这些悲剧内容具有崇高的品质和积极的力量,使人感受到了诗性的正义。
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李国平
近年来延安乃至陕西文学的重要收获
张志江的长篇小说《岭上无狼》是近年来延安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陕西文学的重要收获。《岭上无狼》书写的是陕北大地人民的生存史、家族史、启蒙史(文化启蒙和革命启蒙)。作者进行了深入地民间田野调查和宏观细致的社会史、革命史的背景准备,写的耐心,显示出了功力,作品给人以沉静、厚重之感,并且展现出了张力。两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人和土地的关系,古老的伦理,乡情民俗,蓬勃的青春,生命的激情,信仰和理想,父与子的冲突,再到人生道路的抉择,都容纳了深厚的内容。
历史的步伐,百年变局,更迭与易帜,遥远的雷声如何由远及近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上演出苍凉悲壮又激昂澎湃的悲剧、喜剧和正剧,作者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做到了较好的把握。《岭上无狼》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里容纳着历史、社会、伦理、人性内容,整部作品画面生动,深沉而又连接着广阔。再有机地辅之于灵异,神秘和象征,使作品在现实主义基调上又增加了更多的艺术色泽。我认为,这部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内容,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立思考的精神,比较鲜明的艺术特色。它出自一位基层的业余作者之手,但显然有长期的准备,显示出了雄心。把这部作品放在目前全国长篇小说的格局中,我们静下心来比较,它也是厚重的,有气度的,有格局的。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市作协名誉主席 厚夫
具有鲜明陕北地域文化标识的小说
通读延安“80后”作者张志江的长篇处女作《岭上无狼》,我认为该书是近年来陕北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小说在陕北近现代社会百年历史巨大变迁的背景下,描绘了雁栖岭袁、耿两大家族几代人的爱恨情仇与命运起伏,展现了陕北普通民众在时代大潮中所展现出的坚定历史担当。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陕北地域文化标识,仿佛一位天才的陕北民歌手,一嗓子就吼出了令人惊讶的信天游。
该小说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史诗性。小说将人物命运置于百年历史长河之中,巧妙串联了陕北地区近现代社会所经历的大年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构成了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
二是传奇性。小说中,雁栖岭老狼王五个儿子战死,誓要踏平土匪窝并活捉释放匪首;老狼王的孙子袁继耀以“鸡毛传信”的古老方式集结力量,带头抗税并驱逐民国贪腐县官;老狼王重孙袁国良则以暴打陕北王儿子的方式,完成了党交给的特殊使命。
三是神秘性。全书营造了一种原始的狼性文化氛围。雁栖岭上建有供奉“五狼神”的五狼庙,袁继耀儿子袁国良出生,带有与老狼王相似的狼爪胎记,每当袁家有事,总有神狼现身。这种神秘意象的营造,进一步渲染了陕北独特的原生文化形态。
四是抒情性。全书75章中,有近30章中穿插了陕北信天游与陕北说书。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不仅有效交代环境、渲染氛围,还刻画人物心理,使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信天游情调。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陕师大教授 李震
陕北历史文化的真实还原
我认为,张志江的《岭上无狼》是近年来书写陕北历史文化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该小说通过两个家族的命运兴衰变迁与一组陕北人的传奇经历,生动地再现了作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融地带的陕北历史文化。它不仅写出了陕北人源自游牧民族的刚勇和坚韧的“狼”性,又描绘了源自农耕民族的仁义与宽厚的人性,并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巧妙地融合在袁海宽、袁继耀、袁国良、梁毓书等人物形象之中。同时,小说还展现了陕北人文化个性中未经中原文化影响的自然天成之美,以及他们在接受以梁先生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以子川、龙志宽、梁毓文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红色文化后,逐渐觉醒并奋发图强的历程。
小说并未直接书写陕北的革命史,而是从延北雁栖岭上的民间生活、民间习俗、家族史以及人物成长等视角出发,真实还原了陕北“闹红”的历史背景,写出了“闹红”的必然逻辑和艰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正史”的空缺,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了陕北人民历史主体性觉醒的曲折历程。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陕北人群像,特别是梁毓书、袁海宽、袁继耀、梁先生等形象,既展现了陕北人人性的独特魅力,也揭示了陕北文化性格的复杂性。作品弘扬了刚勇、仁爱、宽厚的价值观,同时对人性中的丑恶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综上所述,《岭上无狼》无疑具备了一部优秀小说的质地。
西北大学教授 周燕芬
承续陕西文学的史诗性传统
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小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我在阅读过程中本能地激发了血脉中的陕北记忆。这部小说以上下卷共计70多万字的篇幅,书写了从晚清到当代一个多世纪以来,发生在陕北大地上的与中国历史巨变紧密相连的五代人的人生传奇,小说写得波澜壮阔又感人至深。它承袭了陕西文学的史诗性传统,融入了陕北地域的神秘文化色彩和现代革命精神,是近年来陕北文学土壤中孕育出的一部力作。
小说通过“狼意象”贯穿全书,构建了一个个家族在历史风云中的传奇故事。从狼王老太爷到神狼送来的袁继耀,再到手握“狼印”的袁国良,这些角色共同展现了陕北人独特的文化精神与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他们既拥有农耕民族的温顺厚道,又兼具游牧民族的彪悍与血性,同时,恶劣的生存环境铸就坚韧抗压、精明务实的“受苦人”秉性。作者写出了带有陕北地域特色的“仁义之家”,通过三代“仁义”性格的演变,展现了新旧人物个性的丰富复杂,充满传统和现代思想的矛盾张力,人物形象的描绘与精神世界的刻画可圈可点。
从准备到写作完成历时六年,作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进行陕北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田野调查。小说中,人生百态、民间故事、奇闻轶事以及方言土语等,仿佛是作者烂熟于心后自然流淌于笔端的产物,并提供了微观生动的民间视角,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民众朴素的生存诉求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小说写得从容厚朴,历史记述与人物命运交织,虚实相间中透露出小说的诗性韵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韩鲁华
一部极具陕北地域文化艺术色彩的家族历史小说
听了前面几位对《岭上无狼》客观入理的分析评价,我感到非常的欣慰——证明我在此前延安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对于《岭上无狼》的基本判断是准确的。
《岭上无狼》是一部极具陕北地域文化艺术色彩的家族历史小说。就这一类小说创作而言,新时期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像张炜的《古船》《九月寓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铁凝的《笨花》等等,尤其是陈忠实的《白鹿原》将当代中国这一创作推向了巅峰。“80后”作家张志江,面对前辈如此高伟的创作,凭借着陕北人所具有的敢作敢当的闯劲,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新的艺术探索,试图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表现出极大的文学艺术创造的潜力。
关于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等的具体分析,我写了篇文章,在此就不赘述了。我由此作以及近年延安长篇小说创作态势,谈一点期待。我觉得延安文学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开始步入到一个新的兴盛期,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延安应当抓住这个良好契机,着力对像张志江这样有着巨大潜力的作者,给予大力扶持,为他们提供适于他们向更加高远艺术境界攀登的条件,创造更好的艺术创造的环境,甚至把他们“养”起来,过上十年八年,哪怕是二十年,再滋养出柳青、路遥这样屹立于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来。
我殷切地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仵埂
一曲充满血性生命强力的赞歌
《岭上无狼》这部长篇,最为突出的小说意旨,或者说灌注在整个作品里最为撼动人心的东西,则是其强悍的男子汉血性,磅礴的生命强力。整个小说仿若是对强旺生命力的一曲无尽的颂歌。纵观整个作品,其中洋溢的是以袁家五代人为故事线索而构成的强大生命礼赞。作品中具有一个象征物,这就是天煞狼,以狼的凶猛表达人之强旺的精神力量。
天煞狼所具有的图腾象征意义,成为整个作品中一个有意味的符号。天煞狼,当然是一种生命强力的隐喻。故事里的人物,他的这种生命力从哪儿来呢?从袁老太爷构成的传统里来。袁老太爷强旺决绝的生命精神从哪里来的呢?来自于对王家和养母袁寡妇的深恩,他从对王家袁家的深恩,而升华为一个雁栖岭的保卫者。原来,他的生命力量来自于报恩,而报恩扩展为善行,善行里升腾起侠义之心,从而护佑一方。由恩生善,由善生命,由命举义。这是其生命强力的来源,也真是一个绝妙的演绎。
同为陕北作家的路遥,曾写出了生命中的困顿与纠结,写出了苦难中坚韧超拔的意志。那么,张志江的《岭上无狼》,则写出了生命中那种不畏天、不畏地、不畏大人之命的大无畏精神,写出了人性中的抗争之美,强力之光。这种生命活力,在作家笔下,活泼泼地伸展开来,成为传统中国文化里常见的那种隐忍之美的反向抒写。作品对邪恶的、霸道的、不义的人和事,敢于勇猛反抗。从其叙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身上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活力,看到了刚毅血性的抗争力量,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希望。
榆林学院教授 贺智利
献给陕北大地和大地之上勇敢的人们的赞美诗
张志江的长篇小说《岭上无狼》,从清代同治年间写到二十一世纪,时间跨度一百多年。描绘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从空间维度上来看,作品以袁、耿两大家族及其数代人的人生际遇,辐射至陕北大部分地区。
作家以饱含深情的目光焦灼地关注着脚下的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战斗过的父老乡亲,用历史和艺术的双重视角,深入挖掘革命历史事件背景下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心理情感。作品是一部社会发展史、革命史、家族史、启蒙史和精神生活史的交织画卷,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革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独立思考的勇气,揭去覆盖在历史生活中的层层遮蔽,直面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悲喜剧。
《岭上无狼》中的袁国良、袁继耀、梁毓书等几个主要人物丰满、立体、鲜活,通过为这些人物造像,深度挖掘了陕北人性格中强悍的血性,以及面对恶势力时迸发出来的反抗精神和家国情怀。同时,作品中还熔铸了大量陕北文化的精髓,从陕北的山川河流到四季气候,从植物动物到民风民俗,从民歌民谣到方言土语,构成了一幅幅声光色俱全、极富地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的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
总而言之,《岭上无狼》是陕北乃至陕西文坛上一部厚重又颇具艺术功力的优秀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