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张思德税务服务”品牌建设、拍摄制作“圣地税官讲税法”青少年普法活动课件、组织开展“税法宣传进田间”……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延安市税务局紧扣“谁执法谁普法”主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拓宽普法思路,构筑税务普法新矩阵,打造服务新品牌,全力提升普法宣传工作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突出融合创新,靶向宣传打好“组合拳”
“以前的普法活动就是拉横幅、发资料,现在的普法形式很有趣,方方面面都有渗透。”在参与税务部门举办的宪法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后,宝塔区桥沟街道居民屈先生感慨道。
近年来,延安市税务局坚持将弘扬延安精神贯穿普法工作始终,创新实施“红色文化+税收普法”的新模式,开展了“我为边区税务总局旧址保护‘做件事’”、参观陕甘宁边区税收历史展列厅、开展“传承红色税收法治”主题普法活动,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法治文化,持续打造点面结合、覆盖广泛的立体式普法网络,多点发力,纵深推进。
线上,充分依托税企交流群、服务厅电子屏、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可视答疑、“云端”普法等方式多维度进行税法宣传,让纳税人缴费人随时了解税收政策。“延安税务”公众号制作普法文稿100余篇,形成各类新媒体普法产品10余个。
线下,深入推进税收宣传进展会、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税收法治宣传从“云端”到街头、从智慧办税服务厅到走访入户,从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呼中心”到转型升级的“征纳互动”,充分发挥“组合拳”优势,确保线上线下处处都是普法阵地,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提质增效。
突出阵地建设,精准普法筑牢“奠基石”
“有了法治基地的助力,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和力量,领悟到法治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增强法治观念。”回顾本单位法治基地创建历程,宝塔区税务局法制股股长说,“能够亲历法治基地的创建,是我10年税务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延安市税务局高擎法炬、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延安税收法治长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等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用好自有法治教育资源,融入法治元素,坚持以文彰法、法以咨政,不断延伸触角,创新形式,通过多方联动,统筹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财政、教育等各方资源,在各县区税务机关开展法治基地创建。建成税务系统法治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8个,开展各类型普法活动千余次,受众达百万余人次。
同时,该局积极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广泛应用新媒体,利用普法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个人所得税App等宣传法律法规,打造“微指尖”阵地;拍摄法治微视频10余个,宣传普法资讯800余条,让更多纳税人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普法动向,“互联网+法治宣传”取得良好成效。
突出品牌导向,聚焦实效树好“风向标”
品牌创建是推进普法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2024年,延安市税务局聚焦发展谋划品牌,开创“全心全E税AI圣地”特色宣传品牌,成立了税收宣讲团队,积极开展“六进”系列税法宣传活动。
一年来,该团队选取人口较多的石油社区开展“税惠到坊——税费服务进社区”现场推进会,打通税费服务“最后一米”;深入陕旅集团、陕西华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精准服务精细定位为重点人群送去个税“锦囊”及税费优惠政策500余次;组织开展了“税务开放日”“税法宣传进田间 政策助农税当先”“税惠到访——税费服务进社区”“情暖六一·携税同行”普法进校园活动40余次;录制《税惠助企踏春来》税收宣传情景剧、《税所秘密》系列保密题材短视频,制作新媒体专题宣传视频;参加总局“人人话保密”活动,拍摄《延安精神筑税魂 保密战线显忠诚》税收题材演讲短视频参加全国税法宣讲员比赛,创作的《血铸税魂》视频被评为2024年度全省法治文化作品法治视频类一等奖,税收普法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全市税务系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普法融入税收工作和法治实践,坚决打好‘八五’普法收官之战,实现‘法治税务’‘效能税务’建设,为全市法治建设贡献延安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延安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史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