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自制药膳和药酒中毒
寒冬,不少民众有用乌头等中药材制备药膳食品的传统。对自制药酒认识不足,误饮、多饮自制药酒引发的健康问题屡有报道。为了降低饮用自制药酒的安全风险,特提示公众非经专业人士指导不配制、不饮用自制药酒,不购买、不饮用无标识或标识不明的药酒。
温馨提示:切勿饮用或食用含有乌头碱类药物(如草乌、附子、附片、川乌、雪上一枝蒿、小黑牛等)、钩吻(断肠草)、部分虫类中药材(蝎子、蜈蚣、水蛭等)等毒副作用的药材原料自行配制的药酒和药膳。
健康建议:制备和进食药膳、药酒要有专业人员指导。如乌头、钩吻泡制的药酒只能外用,忌口服。同时,由于钩吻的花、根茎的形状与金银花或五指毛桃等中药材十分相似,要防止误用钩吻的根、叶制备药酒、凉茶或煲汤引起的中毒;不买、不吃、不喝来路不明的药膳、药酒;如果出现恶心、眩晕、胸闷、肢体麻木、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尽快就医。
二、合理采购食品
年关将至,准备年货时需要仔细挑选,为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特做以下健康提示。
温馨提示:1.选择证件齐全、诚信规范的超市、商店、市场挑选食品,线上挑选时综合考察店铺证件、食品信息和用户评价,收货时仔细观察实物与图片信息是否相符。
2.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或在街头摊点、门店、小吃店等场所把大包装产品拆包的食品时,要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和保质期等,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
3.做好规划。建议按家庭需求和食品保质期做好规划,避免食品因囤积过多、存放过久而变质。
4.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无证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熟肉制品、发酵类制品(特别是需要冷藏保存的即食熟肉制品)。如自行制作香肠、腌鱼腌肉及各种熟食,注意相关器具的消毒和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自制发酵食品风险。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食品,如储存不当或存储时间过长,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杆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导致食物中毒。
健康建议:长时间发酵的米面类食物最好都别吃。木耳、银耳食用前注意查看是否变质,受潮变质的不要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隔夜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食用。购买河粉、凉皮等水分含量高的湿米面制品时,要选择放在冷柜里卖的、有定型包装的、在保质期内的产品。
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营养健康饮食
1.多喝热水、多吃热食,少食生冷。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低温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心、脑负荷加重,更要多保暖,多喝热水,既有助于保持体温,也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2.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补充能量、抵御寒冷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出行需求或户外作业人群,可以适当储备一些能量棒、饼干等预包装食品。
3.尽量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春运期间人员聚集,流动性较大,更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力。此外,还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糖分的水果,如香蕉、苹果等,调节旅途心理情绪。
4.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等特殊人群可使用婴幼儿配方食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配方的产品,及时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