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0日
坚守人生的“线”
  延安市实验中学高2022级(2)班 霍梓涵
  人不能没有道德,没有底线,没有高线。底线不是纵容,高线不是清高。我们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机中,抵制不良诱惑,牢记心中的两根“线”,才能心中无悔,不留遗憾。
  只有守住底线,我们才能活得顺心,活得坦荡。
  当今社会人们热议的话题,遇到老人扶不扶?如果扶,许多人心存顾虑,害怕被讹。但不扶呢,我们会感到轻松吗?不,我们心中只会万般纠结,扰得自己心神不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况如今国家已经出台针对此现象的政策,那我们就应该去帮助老人,秉行道德,守住底线,我们才能更加顺心。著名医生陶勇,除过他已年迈的师父,他是全国第二个可以做视力恢复高难度手术的医生,可因为患者视力恢复欠佳,家属便提刀砍他的手,这使得他再也无法做这个手术,也意味着那些期待重见光明的患者希望破灭。患者家属不仅破坏底线,更是逾越了法律的界限,他将会遭到社会的唾弃无法坦荡地活下去。
  只有坚持高线,我们的人格才能进一步升华。
  一代枭雄曹操,他心怀天下,关怀苍生,人生大志便是统一全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虽已暮年,但仍牵挂统一大业未完成,心中依然是个壮士,雄心依旧在。陶渊明才华横溢,但他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快乐和自由,多次辞官,最终隐居田野。他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与东晋黑暗朝廷官员同流合污,清廉执政,因为他的真性情就是爱自由,官场和世俗无法束缚他,田野的无拘无束才是他的向往。
  只有既守住底线又坚持高线,人生才能提升境界。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在面对暗无天日、人情冷漠、“人吃人”的社会时,他们没有对这个在灭亡边缘挣扎的民族失去信心,没有成为反动派,没有成为阻碍中国崛起的势力。他们以笔杆作为武器,唤醒沉睡的中国人,领导一次次爱国运动,与外国势力、军阀坚决抗争,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认真调查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解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救中国的道路。因此,他们现在仍被后人歌颂、学习,成为新中国的奠基人。
  所以我们要守住底线,坚持高线,才能心中无悔,不留遗憾。
  (指导老师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