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1020—1077),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西安),后侨寓于凤翔府眉县横渠镇安家、讲学,世称“横渠先生”“关西夫子”。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言简而意赅,后人称为“横渠四句”,当作座右铭千年传颂不衰。
张载之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之语。他从小天资聪颖,十岁随父学习时,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北宋景祐二年(1035),张载父亲张迪在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任上病逝,时年十五岁的张载和五岁的弟弟张戬与母亲陆氏,护送父亲灵柩北归。途中暂栖眉县横渠镇,见此地南望秦岭,北倚渭水,沃野宽平,道贯东西,遂安家于此。
张载青年时期,既习儒业,又喜谈兵事,关注西北防务。康定初(1040),张载二十岁出头时,赴延州谒见时任经略安抚使的范仲淹,献策《边议九条》,范仲淹十分赏识这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告诫他“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庆历二年(1042),范仲淹徙任环路经略安抚使庆州,修筑大顺城,张载又为其撰《庆州大顺城记》,颂扬范仲淹的军功。
张载不但研读儒家经典,又旁涉《佛》《道》《易》各家学说,在汴京“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钦逢理学大家程颢、程颐兄弟到此,与他讨论《易经》,张载深为叹服。第二天对人说:“比起二程先生深明《易》道,我自愧不及,我辈都应以他为师。”随即“撤坐辍讲”,专心师从,习“二程道学之要”,尽得二程之学精髓,学业大进。后来创立“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的关中学派(简称“关学”),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学派之一。蓝田名士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即为其高徒,均科举登第,身居朝廷要职,名闻朝野。
嘉祐二年(1057),张载进士及第,先后任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司法参军、云岩县令。在云岩县令任上,他重视教育,厉行仁政,官声颇佳。“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诫子弟之意”。康熙本《延安府志·艺文·复二贤祠记》也说:“有宋真儒辈出,横渠崛起期间。少喜谈兵,好释老,晚而闻道,无论《正蒙》《东西铭》诸作,继往圣而开来学。即其令云岩也,以敦本善俗为先,会乡耆,劝养老,询民间疾苦,百世而下,尤可想见其平易近民之风,若胡安定(胡瑗)司理丹州,以教授苏湖学法,随其贤愚而训之,见知者为安定弟子,其造士作人之功又何伟也。”
神宗熙宁二年(1069),因御史中丞吕公着力推荐,张载入京,授崇文院掌负责校雠典籍,订正讹误的校书郎、秘书省著作佐郎。当时,正值王安石执政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被他婉言谢绝,逐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不久,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担心自己受到株连,遂辞官回到横渠,专心致志于学问。“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依靠家中薄田维持生计,终日讲学不辍。为了训诫学者,作训词《东铭》《西铭》,书于大门两侧,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总结。后又复出,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
熙宁四年(1071),蓝田吕大防出知延州,遵从恩师张载《边议》《与蔡帅边事划》等边防策略,“欲城河外荒堆寨,众谓不可守,大防留戍兵修堡障,有不从者斩以徇”,力排众议,修筑延安城外诸堡寨,完善延州防御体系。
熙宁十年(1077),时任秦州(今甘肃天水)知州兼秦凤路经略使吕大防上奏神宗:“(张)载之始终,善发明圣人之遗旨,其论政治略可复古。宜还其旧职,以备咨访。”是说张载的学术承继古代圣贤的思想,可以用来复兴古礼,矫正风化。神宗诏命张载入朝,授予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分理礼乐、郊庙、社稷祭祀礼仪诸事,不久肝病加重,辞职西归。同年十一月十八病逝于临潼驿馆,享年虚龄五十八岁。
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翰林院学士许诠等奏明朝廷乞加赠恤。神宗下诏追赐崇文院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学士之荣誉,并赐以丧事支出半数之资安葬抚恤。张载一生写下了《易说》《正蒙》《礼乐说》《论语说》《孟子说》等大量著作。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号“明公”。理宗淳祐元年(1241)封爵“郿伯”,从祀于曲阜孔庙,受到百世敬仰。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