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8日
追青逐绿绘新景
——我市2024年林业工作综述
  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蔡英
  一片片绿色持续蔓延,一棵棵古树焕发新机,一群群野生动物徜徉林间……如今的延安,依靠厚实的生态“家底”,山川披绿、林海生金,绘就出一幅山更秀、水更清、人更富的美好画卷。
  过去一年,全市林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政策机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黄土地上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扩绿增绿 绿色版图持续延伸
  隆冬时节,在秦晋大峡谷黄河西岸,悬崖峭壁上的松柏傲然挺立,为万物肃杀的冬日增添了丝丝绿意。
  “为啥非要在悬崖峭壁上种树?”
  “因为悬崖峭壁下面就是黄河,种树可以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面对提问,宜川县悬崖造林队队长王永红说。
  最新水文监测数据显示,黄河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九成,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正实现由浊变清的历史转变。
  时间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宜川县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为950万吨。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河沿岸的水土流失,宜川县决定在悬崖上大面积造林。在王永红的带领下,他们连续植树拦泥沙、造林保水土,在宜川县种下近4万亩约280万棵树苗,其中1万多亩树苗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
  2024年春季,宜川县悬崖造林队首次利用植保无人机运输树苗植树,助力国土绿化持续提质增效。有了“科技”的助力,不仅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植树效率和成活率,而且也避免了人员在悬崖峭壁运输树苗的风险。“新栽下的树长高了,也长粗了。”望着新树苗的良好长势,王永红和队员们心里乐滋滋的。
  在黄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持续植树造林,是我市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过去一年,全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白于山区毛乌素沙地南侵“阻击战”、黄河西岸土石山区综合治理“歼灭战”、延安中部人居生态环境“提升战”、南部天然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持久战”四场战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2024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87.95万亩,完成种草改良3.9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义务植树800多万株。
  全力守护 让古树名木焕发新生机
  天气骤冷,但每天来黄帝陵参观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很多游客在参天的古柏前长久地驻足观望。眼前这一株株古柏,何以历经千年,仍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黄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也是享誉全国的古树名木之乡。全县有散生古树233株、古树群14个,全国5株5000年以上古树中,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3株在黄陵。
  近年来,黄陵县注重因树因群而异、分类施策施治,精心守护绿色瑰宝,按照“九抓”要求,在省绿化委的指导下,委托国内知名专家编制了3株5000年以上古柏“一树一策”保护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科学实施了扩盘围栏、树体支撑、防腐修补、地面架空、复壮引根、区域防雷、日常养护等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生物资源,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和人文发展的重要见证。
  “我从小就在这棵树下玩耍,古树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望着村口的古槐,宜川县云岩镇宜世村村民贺新民感慨地说,古槐树不仅是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承载着大家心中浓浓的乡愁。
  为了保护好古树名木,宜川县林业局进一步完善古树图文档案,建立古树信息数据库,并定期对全县古树开展专项巡查保护,重点对古树的生长环境、健康状况、管护情况等进行实地核查,并对生长势弱、生长环境差的古树开展复壮修复。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养护,开展病虫害防治、适时浇水排水等,确保古树名木健康成长。
  延安市各级林业系统对全市18.8万株古树名木实行分级分类挂牌保护,认真落实3株5000年以上古树“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夯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观测和日常养护责任,建立工作台账,科学分析古树生境变化,3株5000年以上古树长势良好。2024年全市积极争取国家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用于优化改善古树名木生长环境,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 筑牢森林草原安全防线
  “大家在公园锻炼时,请不要携带火源,不使用明火,尤其近些天没有下雪,气候比较干燥,更要注意防范火灾。”连日来,在城区多处山体公园及周边,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加强防火巡查及宣传工作。
  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承担着城区12万亩林地防灭火工作。进入防火期以来,由于有效水雪偏少,气候干燥,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较常年偏高。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防火期林草防灭火工作,该中心强化责任意识,多措并举打好防灭火工作“组合拳”,筑牢林草防灭火安全屏障。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我们深入山体公园周边的居民区、学校、企业、早市等,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注意事项等内容,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该中心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科副科长李志强介绍道。
  在素有陕西的“一叶肺”和“天然氧吧”美称的黄龙县,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你好,进山需要进行信息登记和扫码,麻烦配合一下。”在黄龙县圪台乡森林防火卡点,值守人员王安一边确认进山人员身份信息,一边指导人员进行扫码登记,并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安全,不要携带打火机等物品。
  为了守护好珍贵的森林资源,近年来,黄龙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加大智慧防火、林火大数据、无人机巡航等项目建设,森林防火现代化、数据化、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实施了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利用防火指挥沙盘、监控、路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全县重点地段和林区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巡查,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能力大幅提升。
  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全市各级林长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经费、队伍、责任、措施、物资、人员“六到位”,全面落实坟头火源一坟一卡、一区一档、一站一簿、一场一图“四个一”管控措施,筑牢森林草原安全防线。全市森林草原火警、火情数量同比下降25.3%、22.4%,保持连续23年未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事故。
  回眸过去的一年,延安林业工作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也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答卷。新的一年,延安林业将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争资引项促发展、提升林草资源管护水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等方面久久为功,为扎实推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全面蓄势,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再增新光、再添浓彩积极贡献延安林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