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7日
秦腔盛宴乐融融 高亢激昂年味浓
  本报讯(记者 任琦 贺秋平)“每年春节就盼着秦腔演出,这才是我们老一辈的年味。”乙巳蛇年正月初九,迎着正月新岁的春风,延安市文化馆的露天广场上,第42届“延安过大年”春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戏曲公演如约而至,黄陵县秦腔剧团的演员们以经典剧目《生死牌》为市民献上新春的祝福。高亢激昂的唱腔与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让市民在春节期间过足戏瘾。
  “《生死牌》讲述的是明代衡阳贺总兵因其子贺三郎的死亡而诬陷王玉环,导致王玉环被判死刑,幸亏海瑞私访至此,查明冤情,释放了王玉环,并惩办了贺总兵的故事。”黄陵县秦腔剧团演员种朋飞表示,这部剧目不仅展现了官场的腐败与正义的斗争,还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友情,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找到了共鸣,这或许也是大家喜欢过年看大戏的原因。如今,《生死牌》已成为秦腔舞台上的保留剧目,许多唱段被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广为传唱。
  一方戏台,好戏不断。现场观众挤满全场,有沉醉者默契跟着唱和,有入迷者拿着手机进行拍摄分享,还有新奇的孩子坐在爷爷的肩头,饶有兴致地看一番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热闹的背后是秦腔人的默默付出。“当大家都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或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时,我们的演员已经早早忙活起来了,从早到晚反复走位、对戏、练习唱腔。”黄陵县秦腔剧团团长赵少红说,“我们一帮60后、70后、80后聚在一起,翻腾在聚光灯下的这方舞台,能看到台下观众的笑脸,听到他们的掌声和叫好声,我们就觉得值,观众看得高兴,咱这年就算过美了。”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赵少红表示,秦腔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今年又是第一个“非遗年”,为了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欢秦腔,其团队在乐队伴奏、乐器分布上进行创新性调整,在故事结构上灵活性简化,这样能让更多人在春节期间看到有质量的秦腔好戏,让全市人民欢欢喜喜过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