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3日
给群众好看的秧歌,让群众看好
——“鼓舞新延安·奋进新时代”2025年延安元宵节秧歌汇演活动侧记
  记者 叶四青 李星棋
  鼓舞新延安,阵阵锣鼓叩响春天的大门;奋进新时代,扭着喜庆热闹的秧歌,陕北人民自信豪迈。
  2月12日上午10点,“鼓舞新延安·奋进新时代”2025年延安元宵节秧歌汇演活动在阵阵锣鼓声中拉开帷幕,在5个半小时的表演中,12支秧歌代表队31个方阵亮出绝活展风采,载歌载舞迎佳节。从千年文化传承中走来,陕北秧歌在各支代表队的演绎下,再一次以非凡魅力打开了走向春天的美好画卷……
   看现场:文化与年味美丽碰撞,很精彩
  阵阵鼓点催奋发,木兰出征动人心。
  宝塔区代表队在万众瞩目中率先登场,300余名秧歌演员用少年街舞、木兰鼓和“枣园秧歌”串联起了“木兰出征”故事与传统秧歌剧,老秧歌与历史握手,文化和年味碰撞,为观众带来了全新视觉体验。
  “砰砰砰!”“咚咚咚!”
  木兰鼓表演者一鼓在手,金甲银甲女兵男兵动如脱兔、静如松柏,一身铮铮铁骨诉说着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拳拳之心。
  演出现场,战马嘶鸣、十面埋伏、冲锋陷阵、金鼓凯旋,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的大义英雄形象跃然而出,木兰出征热血沸腾场景再现,陕北儿女的英雄气概豪气冲天。
  子长市代表队第6个出场,陕北大秧歌喜庆热闹,舞者彩扇挥舞,女子娇俏灵动、男子强健威猛,400多名舞者在陕北大秧歌、三才板、陕北说书、子长唢呐交织交融的艺术里舞动跳跃,礼赞新时代,观众在视听冲击中感受陕北文化的博大精深。
  子长市代表队执行导演郭艺说,表演注入“回家过年”“赶集”“看秧歌”“拜大年”等5个标签,加入故事情境贴近生活,互动性让观众有更多参与感和融入感。
  加入更多艺术元素,秧歌表演有唱有说有舞,充满青春气息、活力满满,抒发着当代青年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勇敢自信。唢呐方阵清扬激越,老少唢呐演奏者齐声演奏,声声尽显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强烈愿望。
  安塞区代表队压轴出场,打响了闻名世界的安塞腰鼓。
  腰鼓打响起惊雷,黄土地上绽芳华。
  鼓、锣、铙、钹、唢呐伴奏,240名鼓手舞动着矫健的身躯,双手挥动鼓槌击打腰鼓,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双腿随着音乐节奏散开聚拢跳跃,犹如龙腾虎跃。热烈的号子随之喊出,呼声穿越千里直抵人心。
  …………
  延安有鼓有舞,在精妙编排下,秧歌汇演延川镲棒舞、吴起战鼓、黄陵抬鼓、富县雕阴战鼓、志丹扇鼓、洛川蹩鼓等一一与市民见面,战衣武器、舞蹈鼓乐连接古今,传递厚重文化历史。甘肃的太平鼓、西藏的热巴鼓、广东潮汕的英歌舞、新疆的铃鼓适时穿插,南北民俗大融合的鼓声舞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陕北说书、陕北民歌等非遗元素为鼓为舞点缀,现场鼓声响彻云霄,舞蹈热情澎湃。
   看筹备:给群众好看的演出,要让群众看好
  激越的锣鼓声、高亢的音乐声此起彼伏,一辆辆装扮得花团锦簇的彩车慢慢驶过,一队队身着彩装踏着鼓点迈着舞步喜气洋洋的秧歌队伍走过。锣鼓喧天、秧歌起舞,为元宵佳节增添了“热辣滚烫”的喜庆氛围。
  “今年的秧歌种类多、品质高,更让人感到贴心的是展演区周围设置了好几个观演区和很多座位,大家可以坐着看演出。”市民张小飞点赞道。
  12日一大早,在秧歌汇演沿线以及上海西路、轩辕大道、嘉兴大街、东方红大道等5个十字路口,不仅设置了10个观演区,还有沿线设置的座椅,共计1万余个座位将展演区“圈围”起来,远看子长路像是一个巨型舞台,沿途每个点位都是绝佳观演区。
  “听到我念叨秧歌汇演,儿子昨天就从网上预约了免费的观演票,能舒舒服服坐着凑个红火。”在8号看台上,两鬓斑白的冯玉珍看得津津有味。
  在市民免费预约观演的基础上,秧歌汇演特别邀请了时代楷模、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以及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公交司机等全市各行业优秀代表,在观演区感受秧歌的热闹。
  看台上,延安新区环卫工王晓社和其他十几名同事身着工装坐成一排,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秧歌表演。“好久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秧歌了,今年的秧歌花样多,非常精彩。”说着,王晓社竖起大拇指点赞道。
  肩膀上背着荣誉绶带,2015年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丁峰家政公司负责人吴贵莲在观演区观看了演出。“非常精彩,在这里观看演出非常有荣誉感。”她说。
  不仅在观演上下功夫。当天,在秧歌汇演沿线道路,随处可见公安、消防、民兵等工作人员有序分布。
  为确保市民能够安全、有序、舒心地观看秧歌,公安、消防、医疗、交通、供电等部门组成安全保障组,负责活动现场安全、医疗、交通疏导、公交调配及供电保障等。
  “好的节目更要让群众有个好的观演环境。在秧歌汇演开始一个月前,我们就对周边商场、楼宇进行了多次消防安全大排查和消防预演,全力保障汇演消防安全。”延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周凯说。
   看效果:用心奉上的文化大餐,很“出圈”
  “延安过大年”自1983年起已成功举办了41届,是延安人民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今年的元宵节秧歌汇演是第42届“延安过大年”春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一,与往年相比,有很多创新和亮点,让226万延安人民以及全国各地的网民、游客特别期待。
  市民老金一家人早早就从老城赶到新区。“有秧歌的年才是真正的年。”他笑道,“我是个爱凑热闹的人,过去每逢正月十五,都会和家人守在路边观看秧歌。”
  在观演现场,除了本地市民群众,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以及国际友人。
  来自西安的摄影爱好者全中新三天前就来到延安。“最近延安各县(市、区)的秧歌展演闹得红火,在这里能收获很多满意的摄影作品。”全中新一边说着,一边操作着手中的无人机记录秧歌的盛况。
  看台上,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李思然(中文名)正跟随鼓点的动感节奏一摇一摆。她是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此次她作为翻译者,跟随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大赛美丽中国行活动来到延安。几天来,她先后体验了安塞腰鼓,走进甘泉大峡谷等地参观,此次又来现场感受延安元宵节秧歌汇演欢乐喜庆的氛围。“精彩、热闹!我要把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乡的亲朋们,让更多人了解延安,了解中国。”她竖起大拇指点赞道。
  当天,秧歌汇演现场汇聚了26万群众,将汇演现场围得水泄不通。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市民游客通过电视、网络直播观看了秧歌汇演。
  “今年的秧歌有文化更有传承,有温度更有高度。”
  “央视春晚的机器人会转手帕,延安正月十五的机器人会舞狮。”
  “这是咱陕北延安的文化大餐,中国人的狂欢节。”
  …………
  大家在网络上纷纷留言,大赞秧歌汇演盛况。在直播的同时,我市首次邀请高建群、梁向阳、王延雄、陈永龙等知名文化学者做客直播间,畅谈秧歌历史文化内涵、艺术传承发展等内容,让市民游客在观赏秧歌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延安民俗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