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芳芳(右一)和同事正在给受伤的黑鹳涂抹药 近年来,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上持续深耕,为野生动物救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走近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记者便听见此起彼伏的鸟鸣与动物的低吼声。工作人员李芳芳正与同事们围在一张简易的工作台前,神情专注地为一只左侧翅膀受伤严重的黑鹳进行救治。黑鹳身姿修长,羽毛在微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此刻却因伤痛而显得有些萎靡。李芳芳一边轻轻涂抹消炎药,一边轻声念叨:“有点拉稀的情况,等会儿得喂点药,让它好好吃些鱼补充体力。”
李芳芳介绍道:“我们先是仔细清洗了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随后涂抹了消炎药。目前看来,这只黑鹳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了不少,后续我们仍会持续密切监测它的状况。”
为黑鹳和大鵟治疗完毕后,李芳芳又走向旁边的一间笼舍。她手中端着一盘切好的鸡胸肉,这些新鲜的肉块是为之前送来中心救助的灰林鸮准备的。“这只灰林鸮刚到救助中心时,工作人员对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发现它虽无明显外伤,但有拉痢疾的症状,精神状态不佳,也不愿进食。”李芳芳回忆道。如今,灰林鸮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眼睛里透着灵动的光芒,时不时转动脑袋观察周围的动静。李芳芳表示,灰林鸮是鸱鸮科林鸮属的夜行性猛禽,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后续中心会视灰林鸮身体恢复情况,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放归野外,让它重回属于自己的家园。
2024年,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共救助各类野生动物43种,累计救助66次,成功让50多只动物重获新生,再次拥抱自由的天空。
李芳芳笑着说:“我们每次进去喂食的时候,像秃鹫和胡兀鹫这些极为凶猛的猛禽,看到我们工作人员走近,都会主动凑过来,一点也不见外,特别亲近人。从这些互动中能真切感受到,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
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基础设施完备,建有14间兽类圈舍,每间圈舍宽敞明亮,地面铺设着柔软的干草,为受伤的兽类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7间鸟类笼舍通风良好,阳光透过细密的铁丝网洒在笼内,让鸟儿们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此外,还有3间功能房,里面摆放着各类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药品,随时待命为野生动物的健康保驾护航;1间标本室陈列着丰富的野生动物标本,记录着救助中心一路走来的点滴历程。中心配备了日常救助所需的各类医疗器械、运输笼网和救治药品,能在第一时间对受伤野生动物展开救援。
自成立以来,该中心累计救助野生动物88种,数量达300余只。目前,存栏野生动物34种、159只。这里救助过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众多,胡兀鹫展开双翅气势磅礴,秃鹫目光犀利,黑鹳优雅高贵,大鵟威风凛凛,豹猫灵动敏捷,狍子憨态可掬……救助中心就像一个温馨的家园,为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撑起了一片安全、温暖的天空。
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副主任冯茵茵说:“2025年,我们将结合救助中心的业务特点与工作实际,精心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救助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深化科普宣传工作,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努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品牌,让更多人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