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8日
李斌: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确保液化气安全保供
记者 孙艳艳

  近年来,市区大量居民搬迁下山,用户家中长期存放过期钢瓶、废旧钢瓶,自存不流通现象尤为突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市人大代表、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建议,建立自存不流通钢瓶处理协同监管机制,将不流通钢瓶交回原燃气经营企业,做好回收、检验、报废等相关工作,确保液化气安全保供。
  李斌介绍说,棚户区改造以来,因燃气置换或者搬迁,市区用户由原来的3万余户逐年减少到2万余户,每年都有大批钢瓶闲置下来,甚至有的钢瓶中还留有不少液化石油气。用户端自存的钢瓶多放置在地下室、杂物间,得不到妥善保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钢瓶因附件老化、瓶体锈蚀和得不到及时检验而超期使用或报废,钢瓶的密闭性与可靠性大幅度降低,加之存放空间狭小密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气瓶安全技术规程》也明确规定报废气瓶必须进行破坏性处理,处理方式为消除报废气瓶使用功能的破坏性处理,应当采用压扁或者将瓶体解体等不可修复的方式,禁止采用钻孔或者破坏瓶口螺纹的方式对报废气瓶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
  李斌建议,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自存不流通钢瓶处理协同监管机制,同步推动地方性法规建设,明确规定液化气用户将不流通钢瓶交回原燃气经营企业,由燃气供应企业做好钢瓶回收、检验、报废等相关工作,确保液化气安全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