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3日
蜡炬成灰
蔺玮
  与其诅咒黑夜,不如燃亮一根蜡烛。
 

——题记

  “当你心中有光,你的眼前皆是光明;当你的心被黑暗吞噬,你将无法看到光明。乌云遮不住太阳,只有心中有雾霾才能遮蔽你的双眼。”“人是被自己打倒的,是被自己打趴下的。强大自我,你将无敌于天下。”“一滴露珠,能够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言行,可以看出他的品行与修养。”(摘自齐光辉老师的课堂笔记)
  在书籍相对匮乏,知识不被重视的年代,能够聆听齐光辉老师那让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的演讲,犹如久旱逢甘霖,令人酣畅淋漓。齐老师个子不高,清瘦的面容上架着一副眼镜,打扮简约,常围一条花围巾,那是那时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齐老师讲课态度温和,从不发脾气,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的睿智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他主张学生可以与老师平起平坐,互相辩论,甚至可以在觉得老师讲得不好时,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离开教室。他认为老师也应该讲民主,不应打骂学生,因为依靠打骂教出来的学生往往难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齐老师的这些新颖观念,使他成为学校中的离经叛道,为此他受到校长的训话和教导处主任威胁。
  我就是在齐老师的课堂上,曾经选择过逃课的学生。记得那时,齐老师讲得风生水起,而我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毫无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我更喜欢《西游记》的奇幻、《三国演义》的智谋和《水浒传》的豪情。因此,在一次语文课上,我选择了逃课。然而,多年后,我阅尽了人情冷暖、世事沧桑,才逐渐理解了《红楼梦》的深邃与精妙,为年少时的无知而羞愧。
  齐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充满智慧,他的生活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听父亲说,他们曾是志丹中学的高中校友,齐老师曾借阅了张玉佩老师的一部《红楼梦》,并因过于珍爱而读破了书,引起了张老师的不满。后来,两人都成为了吴起中学的同事,每每谈及此事,都相视而笑。
  齐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他强调写作要不拘泥、不因循、不拾人牙慧、不无病呻吟。他要求写作直抒胸臆,不绕弯子,并常常用诗句启发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学校,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同学不熟悉我,老师不重视我。我记得有一次作文被齐老师当作范文在各班传阅,让我在同学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齐老师对毛主席有着无限的敬仰与崇拜,他常说毛主席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号召我们都去读毛主席的文章。认为《毛泽东选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深入阅读毛主席的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然而,好景不长,齐老师因多病而常常在诊所打吊瓶。那时,我已经走上社会,与老师聊天也变得轻松自然。我们聊社会、聊人生,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后来,当我惊闻齐老师病故的噩耗时,我正在天津出差,无法亲自参加葬礼,只能委托同学代我送上花圈以寄托哀思。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齐老师虽已离世,但他的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仅以此文,献给敬爱的齐光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