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我市有了“骨科机器人 临床基地与数智化中心”
  本报讯(通讯员 陈怡园 吕凯)近日,骨科机器人临床推广应用基地和数智化骨科专病中心分中心两大中心正式落户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开启了我市智慧骨科的新篇章。
  为了推动数智化骨科的广泛应用,加速医工融合成果的转化,中心将脊柱疾病特点与数智化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整合了脊柱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术中影像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智能设备,通过大数据的连接构建了专病中心平台。此次成立骨科机器人临床推广应用基地及数智化骨科专病中心分中心,旨在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诊疗模式,提升脊柱疾病的诊疗水平,为延安百姓带来更优质的就医体验。
  延安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刘雁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危石和延安市卫健委领导先后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提出了希望。
  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各大知名医院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围绕骨科机器人及数智化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应用,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李危石教授以“脊柱椎板自主识别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趋势”为题,深入剖析了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对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志斌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数据对比,客观分析了“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优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方院区的姜宇教授围绕“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脊柱内镜手术的应用”主题展开讲解,生动展示了机器人辅助技术如何提升脊柱内镜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藏全金教授以“上颈椎疾病的多维固定方案”为主题,系统阐述了上颈椎疾病治疗中多维固定方案的设计理念与应用技巧,为上颈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侯国进教授在“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其适应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胡磊教授则带来了“铸正科研训平台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的报告,全面介绍了铸正科研训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其在临床科研和培训中的应用价值,为推动骨科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
  讨论环节中,专家和学者们围绕骨科机器人及数智化技术的临床应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智慧骨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