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吴起县五谷城镇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元发展”的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吴起县数字化肉兔养殖产业园,只见室内一排排兔笼整齐排列着,笼中一只只肥壮的肉兔耳朵和鼻子不停地耸动,分外灵动。工作人员一边忙碌地给兔子添加饲料,一边仔细检查它们的生长情况,笼内的小白兔团抱在一起,嗷嗷待哺,憨态可掬。
吴起县五谷城镇马连城村村民马青有说:“我在这工作5个月了,主要负责喂兔和观察兔的生长情况,一个月工资3000元,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红火。”
吴起县数字化肉兔养殖产业园成立于2024年5月,由吴起县七妹百惠合作社投资实施,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园两厂三店多点”的空间布局,是一家肉兔生物育种、标准化养殖、技术服务、配方饲料加工、兔食品加工、产品销售、研学教育、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兔业企业。
吴起县七妹百惠合作社负责人高晓芬说:“截至目前,合作社投资了2100余万元,建设了10座现代化养殖大棚、饲料仓库、综合管理中心等一期工程,旨在打造全国知名、西北领先的肉兔企业,目前存栏3000余只兔子,累计繁殖仔兔2.2万余只。出栏商品兔4600余只,屠宰商品兔1200余只。”
俗话说:“家养三只兔,不愁油盐醋;家养十只兔,不愁棉和布;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2024年以来,吴起县五谷城镇积极结合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与吴起县七妹百惠合作社达成合作,以“产业园+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通过发放幼兔,提供养殖防疫、饲料配方等技术,带动五谷城、桐寨等周边村有养殖意愿的农户一同发展养殖,并签订商品协议,老百姓在肉兔养殖过程中吃下了“定心丸”,使肉兔养殖成为造福一方的“订单农业”产业。
“我养了105只兔子,合作社是以代养模式进行的,算下来每年能收入三四万元,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吴起县五谷城镇桐寨村村民张炳奇说。目前,全镇共有30余户群众参与养兔,主要有育肥订单和自繁自育订单两种模式,每户每年可从中获得3万至5万元稳定收入。
“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通过将幼兔发放给有养殖意愿的农户进行散养,养殖到一定体重后,再按市场价从农户手中回购,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肉兔养殖实实在在的红利,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高晓芬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吴起县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特色养殖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着力点,发展肉兔养殖不仅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更是让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稳步踏上致富路。
服务者说
五谷城镇将持续深化政策引导,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助力村集体经济产业化、规范化发展,积极挖掘、发挥特色养殖业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强化养殖大户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养殖规模,鼓励引导群众通过特色养殖增收致富,开辟村集体增收新渠道,走出富民强村新路子。 ——吴起县五谷城镇镇长 雷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