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6日
编织城市 绘就美好
——宝塔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以“绣花”功夫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 大练兵
    ● 安全大检查
  记者 贾志敏
  编者按:一城之美,在于精致;一城管理,在于精细。延安变美,与有荣焉。2024年,延安市宝塔区城管执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等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实处着手,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以数字赋能提升管理品质,让城市环境日日新、幸福生活步步高,用足“绣花”功夫,在赢得群众称赞的同时,也更好地提升了延安市区发展软实力、环境竞争力。


  延河穿城而过,碧水荡漾;宝塔屹立山巅,巍峨挺拔;行走在延安城中,干净的路面、整洁的街道、有序的停车、整齐划一的广告牌匾……让市民和游客总能在不经意间邂逅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方寸之美”。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2024年,宝塔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12345”工作安排,深化“三个年”活动,按照“第一工程抓党建、第一要务转作风、第一主业严执法、第一职责强管理、第一理念提服务”的思路,履职尽责,开拓奋进,城市管理执法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党建引领铸魂 建设“法治城管”
  干净整洁、管理有序、安全畅通的市容环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只有高品质的城市管理服务,才能让外来投资者对这座城市有更浓厚的兴趣。
  如何做,宝塔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把党建作为总纲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214名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常态化推进“点线面”,打造“三原色”“五新党建”“红蓝秀城”等系列特色鲜明、富有内涵的党建品牌;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见行见效。全年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三会一课”342次、主题党日活动228次,组织党建工作“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现场观摩会。开展“五学”联动学习活动600余次,召开党员大会84次,支部委员会231次,整改问题168件。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召开专题会议2次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深化“三个年”活动等主题宣传,在中省市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刊发图文稿件近500篇(条),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个,志愿服务37次。
  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建设“法治城管”的目标和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坚持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从学习、教育、培训、整改4个方面制定12项党纪学习计划,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城管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明纪说法”等警示教育活动12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推进清廉宝塔建设,锻造为民服务的城管执法队伍。严格落实党委书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全年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宣传活动56次,教育引导群众10万余人。大力倡导“721”工作法,全面推行一律着制服、亮证件、规范用语、全记录、两人以上执法的“五个一律”制度,开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百日行动”;推行柔性执法、首违不罚,批评教育3000人次,实现了城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构建精细管理体系 让城市颜值更提质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随着城市管理的日益重要,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已刻不容缓。宝塔区城管执法局坚持“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践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把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贯穿到城管执法全过程。
  持续压实门前“四包”责任,新签“门前四包责任书”312份,开展流动商贩、违法建设、占道经营、广告牌匾、人行道违法停车等市容乱象专项整治14次,节假日市容环境专项整治7次,校园周边专项整治10次,全年整治流动商贩1200余起,规范店外经营1500余起,清理野广告2万余处,封停违法野广告电话号码147条,拆除违法建筑63处1713平方米,人行道违停贴单1.7万余次,持续保持城区乱象“动态清零”高压态势。狠抓环卫保洁公司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人工扫保、垃圾收运、公厕管护、机扫作业水平;承接24条山体沟道环卫保洁工作;高标准完成第一批次159个单位(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区燃煤锅炉“清零”,220户289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奖补资金兑现零差错;完成桥沟片区19.21万平方米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完成清洁取暖散煤污染治理2830户,连续三年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成果被财政部等四部委绩效评估为A级。
  建立健全停车管理制度,盘活符合停车场地资源,新增2个便民停车场80个停车泊位,规范经营管理停车泊位5354个,收缴停车费1800万元,停车管理秩序逐步规范。深化城区环卫“两化”改革举措,开展环卫作业培训11次、专项督查32次;新建垃圾转运站1座,新增保洁柜80个、垃圾桶1200余个;严格执行公厕管理“475”制度,全面提升城区256座公厕管护水平;开展城乡接合部和山体沟道环节卫生专项整治12次,开展为期40天的城乡环境卫生、人行道深度保洁专项整治;重大环卫保障39次、夏季清淤11次、冬季清雪14次,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提升。
  精准施策促发展 细微之处惠民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夜幕降临,延州二道街的美食步行街夜市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独特陕北窑洞造型的美食摊位,沿街整齐有序摆放,各摊位热气腾腾,美味飘香;霓虹灯下,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催热夜经济发展和满足市民游客需求,宝塔区城管执法局发挥延州二道街夜市品牌优势,做优“夜延安”品牌,构建“商旅文娱体”融合街区,通过定期举办“大胃王挑战赛”、“美食评比大赛”、陕北民歌大赛、邀请知名艺人常驻演出等,全年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同时,在新区全民运动中心、长青路观景台、山水阁观景台设置露营基地,鲁艺公园停车设置房车基地,挖掘和推广陕北非遗美食羊蹄、搅团、洋芋叉叉等,提升“延安味道”美食知名度,为创建宝塔红色旅游试点发挥城管力量。在新城、南市、桥沟街道新设置便民早、夜市4个,摊位220个,并对以延州二道街为代表的30个便民早、夜市环境设施进行提级改造,制定完善早、夜市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安全、财务管理等制度,全年接待市民游客28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2亿元;备案登记开业活动384个、庆典活动565个、促销活动495个、其他活动45个;规范完善了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备案流程,审查登记1647个,统一打造5个示范街区,依法拆除广告牌匾563个。
  扎实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进山体、进沟道,部署14个中队、33名领导、204名执法干部,包抓14个乡镇(街道)、587个小区、32条山体沟道,统一制作“城管执法进小区服务牌”587块、“城管执法进山体沟道服务牌”32块,有效解决了环境卫生、噪音扰民、私搭乱建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切身问题2000余件,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巩固临镇镇碾盘沟村脱贫攻坚成果,动员爱心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3.1万元,帮助7户脱困户销售西瓜3.5万元、纯粮酒4万余元。新建公厕12座,维修公厕10座,山体沟道57座公厕全部投用,厕所革命稳居全市第一。
  深入开展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文明实践垃圾分类志愿百日行活动;举办《圣地文明课堂》垃圾分类文艺汇演5次,成立垃圾分类千人宣讲队,开展垃圾分类“七进”宣传活动330余次;分拣中心每天出入库可回收物达50吨以上,累计分类收运生活垃圾约19.2万吨;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接待参观学习人员405批次2.6万余人,垃圾分类意识、分类习惯深入人心,7类25个分类示范创建点位通过市级考核,并被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宣教基地被省委文明办评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配合市区总工会落实环卫工人暖心早餐民生实事项目,自2月份实施以来,中心城区2200名环卫工人已经累计享受免费早餐39.5万余份,环卫工人暖心早餐项目落到了实处。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题培训4次,开展扬尘、油烟、燃杂燃非、烟花爆竹、噪声污染、黑臭水体、雨污管网、清洁取暖改造等8大精准治理行动,高质量完成第三轮省环保督查信访案件调查整改回复39件;查扣高污染煤种130余吨,清理居民燃杂燃非物180余吨;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和噪声扰民行为178起,累计处罚教育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1.5万余份,播放宣传片300余次。2024年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9,同比改善2.5%,位居全省第四;空气优良天数339天,位居全省第三;PM2.5浓度27微克每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二,烟花爆竹管控工作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两次被市大气办通报表扬。
  一年来,宝塔区城管执法局从细小处出发,将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落脚点,持续推进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行动,不断补短板、优功能、提品质,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更加可观可感,一幅环境美、生态美、人文美的城市画卷正在革命圣地徐徐铺开。
  让城市景色美起来,市容颜值靓起来。2025年,宝塔区城管执法局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推动城市管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整洁、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延安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