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5日
多彩门帘挂起来 红火日子再添彩
记者 李欢 通讯员 杨美蓉 师亚清 辛嘉颖
    ● 白志莲(右二)与村里的婆姨们一起做门帘

  早春农闲时节,陕北婆姨们的热炕头总是格外热闹。一把剪刀、几块碎布,在轻松的闲聊中,她们就能把不用的碎布缝成新门帘,让新年的门框上充满无限生机。
  2月25日,记者走进延川县关庄镇甄家湾村村民白志莲,看见几位婆姨正盘腿坐在炕头上,身边摆放着一摞摞五颜六色的碎布,她们有的用剪刀在裁剪图案,有的正将剪好的图案粘贴在布上,干得极其认真,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大家的身上。
  白志莲一边忙活一边介绍说,农村人做门帘,得先做面粘子,即糨子,城里人叫糨糊。把糨糊先刷到报纸上,再把水绒布铺在报纸上,这就完成了第一步。
  随后,把粘好的水绒布放在炕底压实压硬后,真正的“创作”才刚刚开始。婆姨们欢喜地把攒了一年的碎布头翻了出来,红的裁成花瓣,绿的剪成叶片,连黑布头都能变成梅花的枝桠,都被派上了用场。
  这些色彩鲜艳的碎布头在婆姨们的手中,被剪裁成了常见的各类花花草草、猫猫狗狗等图案。“这其实就是常做的布堆画,不用的碎布都能做呢。”白志莲说,就连碎布剪剩下的边边角角,也被她们巧妙地利用起来,拼出了各种新花样。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裁剪、拼贴、缝制等,都在有序进行中,原本不起眼的碎布头逐渐有了新模样。那鲜活的花草和各类动物图案,看起来亮眼而生动,既寄托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也饱含着对新一年生活的热切期盼。
  在城市里,破旧的衣服、琐碎的布头或许没有太大的用处,但在陕北农村,一个个勤劳手巧的婆姨们,神奇般地给碎布赋予了新的使命,在提倡节俭的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在甄家湾村,婆姨们持续传承百年布堆画技艺,让看似没什么用处的碎布变成一幅幅门帘,并成为每家每户的“门面”。
  碎布头拼的是勤俭持家的智慧,花门帘挂的是红火日子的盼头。当新门帘挂起时,白志莲满心欢喜,她表示,这块充满着巧思与创意的门帘,好像是把春天的生机和希望也带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