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圣地延安,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虽已步入暮年,却用优美的歌声续写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对祖国的深情。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这个成立20多年的艺术团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延安的文化大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2000年成立以来,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团队,团员们大都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相聚在一起。
艺术团成立之初,条件较为艰苦,没有专业的排练场地和充足的经费,缺乏专业的设备,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们追求艺术的脚步。没有专业的场地,他们就带着小板凳去延河边、柳荫下或者纪念馆旁的空地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排练;没有充足的资金,大家就自掏腰包,购买各类演出服、出行表演的车票等。凭借着这股“为爱发电”的精神,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将艺术团发展壮大,成员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稳定拥有110余名热爱音乐的退休人士。
多年来,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始终以坚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己任。他们精心排练了一系列经典的红色曲目,如《东方红》《南泥湾》《保卫黄河》等,这些歌曲不仅是他们对革命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年轻一代的精神传承。在一次次的演出中,老同志们用激昂的歌声,将延安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提升演唱水平,艺术团邀请专业的音乐老师进行指导。老同志们认真学习声乐技巧,从发声、呼吸到节奏、音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类合唱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艺术修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团成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一起前行。
“我一直都很喜欢音乐,以前上班忙没时间,退休后加入老干部合唱团,我的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唱歌、排练、演出,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快乐,真的特别感谢这个温暖的集体。”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团员高晓璇说。
除了精心排练大合唱外,艺术团还排练了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涵盖男女声小合唱、男声独唱、女声独唱、器乐演奏、舞蹈、旗袍走秀、情景剧、小品、配乐朗诵等各类形式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团员们的生活,也为社会各界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他们多次登上国内外重要文化舞台,为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献唱。老干部合唱团的朗诵节目《读中国》,成功入选“2025全国老年大学春节联欢晚会”,并在大年初一、初二播出,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延安老干部的风采。此外,艺术团还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赛事和演出,3次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泰国、日本参加演出和比赛。多年来,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荣获“最佳演出金奖”“突出才艺奖”等各种奖项80余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艺术水平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他们用歌声传递正能量,弘扬延安精神,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排练和演出,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赴基层演出200余场。他们走进社区、学校、敬老院,为基层群众送去精彩的演出。在社区的广场上,老同志们的歌声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聆听,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哼唱,现场气氛热烈;在学校里,孩子们被老同志们的激情所感染,对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敬老院,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未来,我们会继续用激昂的歌声,为延安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会秉持初心,打磨更多好节目,给大家带来更多欢乐与感动。”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团长张三全说。
岁月为歌,初心如磐。如今,走进延安老年大学的排练室,依旧能听到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那悠扬的歌声久久回荡。在这里,“老有所乐”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生动的现实。团员们相互学习、一起进步,共同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他们用歌声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祝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年生活的别样精彩。在未来的日子里,延安老干部合唱艺术团将继续在音乐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歌声传递温暖与力量,为延安的文化事业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