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7日
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延安育英中学高一(5)班 刘宇轩

  大年初一,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让我对“梦想与坚持”这一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哪吒那句“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呐喊,正是对梦想与坚持最炽烈的诠释。生而为魔丸,他被世人视为灾星,是邪恶与灾难的象征,命运的枷锁似乎早已注定。但他说:“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哪吒并未屈服于既定的命运,而是以不屈的意志在黑暗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的梦想不是成为世人眼中的英雄,而是证明命运不是由天定,是由自己的选择书写。即使面临天庭的毁灭之力,他依然选择用血肉之躯扛起冰山,战胜邪恶,保护家人和朋友,守护无辜的生命。这份坚持不仅是对抗命运的勇气,更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梦想的力量不在于它是否遥不可及,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之燃烧自己,哪怕前路荆棘遍布,也要坚持到底,直至光芒万丈。
  在影片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现代教育的困境。《哪吒之魔童闹海》虽然披着魔幻的外壳,却包裹着教育的内核,深刻探讨了个体成长与社会标签的冲突。李靖夫妇的无条件接纳与东海龙王的望子成龙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用信任与包容引导哪吒突破自我,后者则以过度的期待压抑敖丙的自我意识。这种反差映射了现代教育的困境:当今社会常用成绩和标签来定义一个人的价值,却忽视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哪吒与敖丙的成长轨迹揭示了真正的抗挫折能力源于自我认同,而非外力的压迫。李靖夫妇给予哪吒试错的空间,使他在跌倒中学会担当责任;而敖丙则在挣脱父权枷锁后,开始了独立思考。他说:“我想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安排好的命运。”龙王本想以自己的经验为他谋幸福,但最终意识到,父辈的经验未必全对,孩子的路得靠自己去闯。这种双向奔赴的亲子关系,难道不是我们心中所渴望的吗?我们渴望父母以陪伴者的姿态,与我们共同直面人生的风暴。
  同时,影片也引发了我对善恶的重新思考。土拨鼠只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拿着破碗,喝着最爱的糊糊;申正道只是在教小妖努力修炼,最后成仙;石矶娘娘只是在山中欣赏自己的美貌。然而,他们最终都被赶尽杀绝。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却打着“除魔”的名义捉妖炼丹,甚至下令屠杀陈塘关的百姓。所谓的善与恶,只是不同人的人生选择罢了。魔丸转世的哪吒拥有最纯正的良善;生于妖族的申公豹一人对战强敌;而位高权重的无量仙翁却肆意残杀无辜百姓,栽赃陷害龙王。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你不再带有任何立场去看待事物时,才能看清它的本质。真正的魔性不来自于身份,而是源于内心的偏见。因此,我们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破各种枷锁,用思辨的眼光去寻找真正的善与恶,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这句台词依旧振聋发聩,也让我更加坚定信念:今后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能被命运束缚,要勇敢地做自己,追寻自己的道路,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