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8日
薛丽丽:让老年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记者 任琦
  在宝塔区夕阳红公寓里,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进院子,厨房中就已经响起了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这是薛丽丽开始一天忙碌工作的信号,她是这里的“掌勺人”,用一道道美味的饭菜,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温暖与幸福。
  薛丽丽已在养老院的厨房工作10多年了,初见她时,便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种质朴与踏实。今年46岁的薛丽丽身形微微发福,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笑容。她的双手因为常年与食材、厨具打交道,显得有些粗糙,但就是这双看似平凡的手,每天都为老人们“变出”一桌桌可口的饭菜。
  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口味各不相同,有的牙齿不好,喜欢软烂的食物,有的偏爱清淡,有的又口味稍重。为了满足每一位老人的需求,薛丽丽在做饭前,总会细心留意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并认真记录下来。每次采购食材,她都精挑细选,新鲜的蔬菜、鲜嫩的肉类,每一样都饱含着她对老人的关爱。回到厨房,她便一头扎进忙碌之中,切菜、炒菜、炖汤,动作娴熟而流畅。她做的红烧肉,色泽红亮,入口即化,是老人们的最爱。为了让牙齿不好的老人也能大快朵颐,她总是小火慢炖,把肉炖得恰到好处。“看着老人们吃得香,我心里就特别满足。”薛丽丽笑着说。
  除了用心做饭,薛丽丽还十分懂得感恩。她常说,能在养老院工作,为这些可爱的老人服务,是她的福气。“我很感谢院长给予我这份工作,感恩老人们平日里对我的信任与依赖。”薛丽丽回忆说,养老院当时有一位新住进来的大姐,年龄不到60岁。刚入住养老院时,因为身体情况不好,不能正常活动,心情低落,食欲不振。薛丽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每天变着法为大姐做一些家乡菜,陪她聊天,给她讲笑话。渐渐地,大姐的脸上有了笑容,也开始主动和其他老人交流了。
  “是住在这里的老人们给了我实现价值的机会,我要好好回报他们。”薛丽丽真诚地说。
  在养老院里,薛丽丽不仅仅是一位做饭的阿姨,更像是老人们的家人。受母亲的影响,薛丽丽对老人的细心和热心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母亲在这里干了也有十几年了,60多岁的人了,干起活来很利索,平日里给老人们翻身、擦身体、喂饭样样不落,我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一次,公寓里的老人生病了,薛莉莉得知后,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活,陪在老人身边照顾她。薛莉莉还特意为老人做一些容易进食的流食,每天按时送到老人的房间,叮嘱其按时吃饭,按时吃药。在她的细心关怀下,老人的身体很快就康复了。
  薛丽丽的付出,老人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对薛丽丽充满了感激与喜爱,经常会拉着她的手,和她分享生活中的琐事。在这个小小的养老院里,薛丽丽用自己的踏实能干、细心热心为老人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夏日里的微风,默默地温暖着、呵护着每一位老人。她的故事,虽平凡,却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