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9日
高一萌:
学得“金玉良方” 托起百姓幸福
记者 杜音樵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无锡是长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两地虽相距千里,山水不同,却因东西部协作暨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深度合作,共同谱写新时代延锡版“山海情”。挂职干部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
  2024年3月,延安市区划地名和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高一萌被选派到无锡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挂任宜兴市民政局副科长。“立足本职、狠抓学习,精研业务、提升能力”就是高一萌在这一年间工作的最好表述,被评选为陕西省2024年赴江苏天津优秀挂职干部,是对她工作最好的嘉奖,这一年,她用激情和汗水,与同事们共同续写着苏陕协作佳话。
  一年的挂职锻炼时间虽短,但高一萌没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特别是从市直机关到基层一线、从宏观到具体,只有在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调查研究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参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应对有效。”高一萌一上任,便迅速融入工作,钻研每一项民政政策,认真夯实业务水平,
  “做好挂职工作需要一颗‘好奇心’。”高一萌笑道,在新岗位上,得始终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岗位、担好新角色,把挂职工作做深做实做精。”
  作为一名民政干部,高一萌对口挂职,先后在社会组织、养老科、区划地名等科室轮岗工作,让她对民政工作又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更清晰直观地看到、感受到延锡两地在工作方面的差距。
  “作为一名挂职干部,我时刻牢记自己‘向东取经’的使命。”一年来,高一萌认真学习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在民政领域的先进做法、先进理念,同时利用挂职机会,广泛学习了解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领域的内容,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库,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这次挂职锻炼为我全面了解宜兴民政领域主要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为了尽快摸清宜兴市基本情况,了解当地文化习俗,我一方面主动向身边人请教、向一线工作者学,同时浏览政府、融媒体等官方网站,学习各类政策文件成了我每天的‘精神食粮’。”高一萌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挂职期间,高一萌深入车间工厂、田间地头,访企业、进社区、入村落,调研企业近百家、村(社区)50余个。既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具有“产学研”合力、“群链企”协同、“人机网”联结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又关注民生实事,深入学习“枫桥经验”“两山理论”“四千四万”精神等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梳理长三角地区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她还走遍了宜兴市18个镇(街道),同时深入50余个村(社区)、10家养老服务机构和3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程参与宜兴市民政局“乡村著名行动”、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等工作,配合形成了《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宜兴市惠老助餐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工作过程中梳理总结养老领域典型案例11个并报送回市民政局,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宜兴市老年助餐工作的经验启示》。
  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是保障群众最低生活需求、最知群众冷暖的民生事业。
  在宜兴挂职期间,高一萌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情怀”。宜兴市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宜兴人的“情怀”。“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必须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兜底性支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高一萌说,她将努力把挂职期间学到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总结经验推动成果转化,践行无锡敢为人先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使命感,把从无锡取到的真经转化成促进延安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金玉良方;加强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持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延锡两地在民政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传承发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民政人,坚定履行民政职责使命,为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