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9日
春季果园管护忙 孕育丰收新希望
    ● 果农刘福军给果树刷愈合剂

  本报讯(记者 王静 拓浪浪 通讯员 杨晓霞 郁小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果树春管的关键时期。在宝塔区广袤的土地上,果农们抢抓宝贵农时,如火如荼开展剪枝、松土、施肥、培训等春季管护作业。
  走进临镇镇任家塬村,果农周钦峰正忙着进行修枝作业,涂抹愈合剂。“春剪是果树管理的重要环节,接下来就是施春肥。全村的果农都在忙碌,为的是下半年的丰收。我的12亩新园今年亩产有望达到500公斤。我们的幸福生活,全靠这些果树。”周钦锋话语间充满了自豪。
  在高家塬村刘福军家的果园里,一场生动的“农技课堂”正在上演。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深入浅出地讲解修剪技术。果农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纷纷提出在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农技人员耐心解答,将实用的农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刘福军原来有15亩老果园,投资成本高,效益不太好。通过去年的政策扶持,改造了10亩。“去年改造的今年已经挂果,预计亩产上500公斤,明年亩产有望达到1000公斤。我还安装了隔架系统和拉链式防雹网,等明年我的新果园全部丰产后,效益就是老果园的两到三倍。今天听了专家的讲解,我又学到了新知识,更有信心把果园管理好,相信能种出优质高产的好苹果。”刘福军说。
  春光无限好,农时不可误。临镇镇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的辛勤汗水与镇政府及农技人员的技术支持交织在一起,共同为丰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
  副镇长沙宝旭表示,临镇镇按照老果园抓改造,新建园抓管理,丰产园抓提质的思路进行管理。当前又到了果花萌芽、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镇上组织了多次培训,确保果农充分掌握果园管理关键技术,为早产丰收打下基础。
  入春以来,宝塔区组织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培训果树春季管理技术,同步推进低效残败果园改造。在柳林镇稍远的梁村老旧果园改造平整地里,宝塔区果业局副局长雒峰与区果业技术推广和营销服务中心主任孙延飞正在与该村党支部书记及村民们商讨今年新果园建设事宜。
  雒峰说:“现在土地整理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调运并栽植苗木65万株。有福布拉斯、阿珍、秦脆、维纳斯黄金、瑞雪等17个品种,希望这些新品种的顺利栽植和后期的有效管护能给果农们带来更大的效益。”
  “矮化自根砧管理需要充足水源,我们已经选好位置,打井设备到位后,就可以在山顶上建一个大的蓄水池。”孙延飞向村民们解释。
  近年来,宝塔区紧抓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政策机遇,以“一稳二改三提”为抓手,制定三年苹果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稳步推进低效残败果园改造,目前,已经完成改造面积1.37万亩,今年预计完成改造7000亩,助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我计划种植10亩矮化密植果树,现在国家政策好,水肥一体化都有补助,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日子更是一年比一年好了。”村民陈海荣高兴地说。
  据了解,2024年宝塔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2.155万亩,产量47.87万吨。今年,宝塔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科技水平,稳步推进低效残败果园改造,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雒峰表示,将严格按照规划把控各个环节,加强培训,稳步推进低效残败果园改造工作,确保5月底高质量完成苗木调运与栽植任务。同时,完成全年1.3万亩“3332”栽培模式、5000亩防雹网建设,为实现宝塔区苹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