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0日
张懂:
从“挂职干部”到“发展先锋”
记者 叶树峰
  春潮涌动阳三月,延水清清迎归人。结束了在江苏省江阴市审计局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延安高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审计部副部长张懂带着满满收获回到工作岗位。这段跨越南北的挂职经历,不仅让他在专业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更让他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澎湃活力与创新精神,还让他深感干事创业时不我待。
  从“局外人”到“主人翁”的蜕变
  2024年3月,带着组织的重托,张懂跨越千里来到江阴市审计局挂职。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审计业务,他迅速调整心态,以“归零”姿态开启新征程。
  初到岗位时,张懂发现自己陷入“被动等待任务”的困境。他意识到,挂职不是“镀金”而是“炼金”,必须主动融入。他主动申请参与审计项目业务会,在会上积极发言讨论并提出建议;利用业余时间借阅30余册审计案例资料,系统学习《江苏省审计条例》等政策法规;遇到疑难账目问题,他白天跟着同事查账,晚上研究会计处理方法,常常工作到深夜。
  张懂把挂职当任职,坚持“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他跟着审计组深入企业一线,查凭证、核数据、访实情,累计核查账册130余本;参与制定《江阴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操作规范》,推动审计流程标准化;牵头组织跨部门联席会12次,协调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17个。在他的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企业需求、审计难点和改进建议。
  在实战中锻造审计“利剑”
  江阴作为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审计工作面临更高要求。张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
  “在与新同事的并肩协作中,我认识了全新的审计天地。他们带来的先进审计技术与方法,如同一把把精密的钥匙,开启了提升审计精度的大门。”张懂说,他配合分管副局长和审计组通过数据分析,锁定高风险领域,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方法上,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挖掘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帮助部门和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为部门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张懂牵头撰写《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整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结合江阴市审计局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提高审计整改认识”“加强审计整改跟踪落实”“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等建议,以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改革热土解码发展密钥
  挂职期间,张懂走访了华西村、法尔胜泓昇集团等45家企业,参加了10余场政企对接会。他发现,江阴干部群众身上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全国首个“企业宁静日”制度在这里诞生,“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让项目落地提速明显,非接触式办税服务让企业办税时间大大压缩……
  “他们对政策的解读不是‘划红线’,而是‘找空间’。”敢于冲破一切有碍于发展的思想观念,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经验做法,变革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创造性工作,只要符合实际、符合政策的就允许试、允许改、允许闯,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这种“有解思维”让他深受触动:“延安的红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创新魄力。”
  张懂不仅提升专业能力,更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他总结出“三敢经验”:敢破常规、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在调研走访时,他被“1天开办企业”“拿地即开工”的效率震撼,系统梳理出7项可复制的政务服务创新举措。
  让挂职成果落地生根
  “此次挂职既是组织培养的宝贵机遇,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谈及挂职经历,张懂感慨万千,“无锡作为长三角经济强市,其‘经济发展先行者’与‘风险防控守门人’的双重角色令我印象深刻——通过参与科技金融审计、智慧审计平台建设等项目,我系统学习了如何以审计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跨部门数据共享、全过程跟踪审计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为破解我们西部地区审计资源分散、监督效能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面对高新区升建国家级的关键任务,审计工作如何发力,张懂已有打算。“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三维对标’机制:对标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标准强化预算绩效审计,对标东西部协作要求引入无锡产业基金审计经验,对标革命老区振兴战略创新政策落实审计方式。特别在招商引资项目审计中,正在试点无锡的‘容错纠错’机制,既当‘经济卫士’,更做‘改革参谋’。”
  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张懂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从“挂职干部”到“发展先锋”的蜕变。他的挂职故事,既是东西部协作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延安干部成长的精彩范本。正如他所说:“挂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长征。我将带着江阴的改革基因,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续写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