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展示格斗机器人
● 玛塔机器人课堂
● 基础编程积木搭建课 “前进!抓取!成功啦——”近日,在黄陵县店头镇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的一节机器人编程课上,五年级学生张谨驿熟练地操控机器人并完成所有任务,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告诉记者,通过学习编程自己不仅掌握了一些代码技能,还培养了“用逻辑拆解问题”的思维模式,“现在连解数学题都更快了!”
该校副校长南海君介绍,学校已经将机器人编程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利用信息课普及基础操作,通过社团精进竞赛技巧。还鼓励学生们带着作品去参赛,去年市级创客大赛中,学生研发的“智能分类垃圾桶”荣获一等奖。
在这里,记者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教育在乡村校园的蓬勃生机。教室里,只见玛塔机器人灵动穿梭,格斗机器人威风凛凛,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与欢呼声交织,一幅未来科技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无人机训练场,六年级学生乔芓韵正操控设备完成360度旋停。“从组装到编程全自己搞定!”她擦着额头的汗水说,团队曾因飞行失控屡屡失败,最终通过改进螺旋桨设计突破瓶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我受益终生。”
南海君向记者详细地讲解了学校“三阶推进”科技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通过趣味实验启蒙兴趣,中年级以编程课程培养逻辑思维,高年级则依托竞赛强化创新应用。目前,校园已形成“两机四模三制作”的特色课程体系,涵盖机器人、无人机、航模等八大模块,3D打印、科技制作等实践项目更成为“双减”后热门社团。
作为黄陵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样板,该校通过“集团办学”模式将科技资源辐射至周边乡村小学。去年投入使用的创客教室,不仅配备VR设备、激光切割机,更与延安科技馆建立远程教研合作。
当夕阳为校园镀上金辉,创客教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孩子们正调试着新研发的“智能避障小车”,他们眼中闪烁的是科技创新点亮教育的均衡之光,更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通讯员 党静 胡雨蝶 记者 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