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萌发。时下正是栽植连翘等中药材的“黄金季节”。
走进黄龙县界头庙镇碾子塬村连翘野生抚育基地,绵延起伏的山峦之间春潮涌动,50余名干部群众正抢抓农时,栽下800株连翘幼苗,描绘出一幅生动喜人的田间“春忙图”。
“连翘耐旱耐贫瘠,是治理荒山的‘生态卫士’,两年后还能结果创收……”看着一排排、一片片、一株株连翘苗,界头庙镇副镇长赵广斌感慨地告诉记者,这片连翘野生抚育基地原为未开发的荒山坡地,土壤相对贫瘠、地势陡峭,普通机械上不来,全靠人力凿坑。
碾子塬村“三分川、七分塬”,95%的土地为山地微梯田,传统作物效益低下。为促进村里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近年来,界头庙镇提出在碾子塬打造“黄土高原连翘第一村”目标,利用“四边”(路边、地边、村边、房边)和“三荒”(荒山、荒坡、荒地)连片种植连翘,将荒山变成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让闲置土地“活起来”,乡村产业兴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产业发展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这是碾子塬村连翘崛起的‘精神密码’。”据界头庙镇党委书记侯言菊回忆,最初推广连翘时,不少村民持观望态度,为此,镇村党员干部带头种植,组织技术培训20余场,邀请专家深入田间示范剪枝、防病技巧,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黄龙县金贝塬连翘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低价调控,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咱界头庙的连翘挥发油含量高,被药企争相收购,青翘每公斤能卖到26元,去年我家26亩连翘就收入了13万元!”碾子塬村村民金刚笑得合不拢嘴。
短短三年,界头庙镇连翘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连翘野生抚育突破1万亩,带动3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超1500元。
产业升级的步履从未停歇。按照“当年夯基础、次年做提升、三年成示范”的思路,界头庙镇将生态治理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如今,在界头庙镇范红路、石红路沿线打造的18.7公里黄花大道,春季金浪翻涌,秋季青果压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同时,界头庙镇同步推进林下经济,套种柴胡、黄芩等药材。“我们要让连翘开花结果、四季‘生金’。”界头庙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建刚介绍道,“按照镇‘一镇四区’产业布局,下一步将打造范家卓子中药材小镇,中药材产业链将愈加完善,为一方发展奠定了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
春风拂过,刚刚栽下的连翘幼苗轻轻摇曳,这朵黄土高原上的“幸福花”,正以其坚韧的生命力,托起万千农户的小康梦,绘就界头庙镇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赵广斌表示,界头庙镇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陕北黄土高原“连翘小镇”建设区域、范围和内容,聚焦“品种改良、移栽补植、林下套种、持续保护、加工销售、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逐年逐步实施野生连翘管护,守护好森林资源安全、塑造黄龙中药材品牌、促进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