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艳艳 白雪 赵合欢
四月的延安,山桃花开得正艳。奥运冠军们的到来,为革命圣地增添了一抹跃动的色彩。侯志慧、刘宇坤、孙佳俊、肖雁宁四位奥运健儿的身影,穿梭在延安的校园、景区、社区和革命纪念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冠军的光环,更是一场关于梦想与坚持的精神对话。
“冠军课堂”点燃青春梦想
“当我听到‘延安’这两个字,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连绵的黄土高坡、错落的窑洞,还有那猎猎作响的红色旗帜。”在延安中学的体育馆里,侯志慧的讲述让全场凝神细听。
“2025年是我练举重的第16个年头。练举重可以去县城,是我这个农村孩子接触举重的初衷。”侯志慧的目光似乎回到了从前。成长、参赛、受伤、蜕变……她的经历让现场孩子们的心也跟着澎湃。
“巴黎奥运会上,我告诉自己,不能让金牌旁落,一定要捍卫中国女举最小级别的尊严和荣光!我做到了!终于让中国红成为巴黎赛场的一抹亮色!”侯志慧的话语,铿锵有力。
小级别、大能量,奥运赛场逆风翻盘的故事,让延安中学的孩子们看到了中国体育健儿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志气、锐气和底气。
“不管是陕北的窑洞,关中的四合院,还是陕南的吊脚楼,延安精神就像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每一个老陕的生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娃”,刘宇坤的宣讲温情满满。他提到自己所获得的每一份幸运,都源自于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祖国、无私的团队以及亲爱的家人。深情的讲述,吸引着年轻的追问。
“宇坤哥哥您好,在面对竞争压力和失败挫折时,你是如何应对的?”高一(8)班的学生冯奕豪好奇发问。
“佳俊哥哥,巴黎奥运会上您与队友一起摘得接力金牌,实现了梦想。我想知道,决赛时,你在泳池中的‘大心脏’是如何练成的?”高一(15)班的学生白子璇满怀期待。
国家荣誉,高于一切;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简单的回答里蕴含着无尽的情感。
热闹喜庆的陕北秧歌、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独属于延安的浪漫让奥运冠军们喜不自胜,加入其中。校园里欢声一片,体育馆里笑脸张扬。
延安中学学生贾子毅说,我要向他们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好祖国的接班人。
延安市体育学校场馆里,侯志慧半蹲着,给13岁的小队员常思慧示范标准动作。“要注意发力,屁股要往后坐,学会利用肌肉的爆发力。”常思慧涨红了脸,接下来的训练格外卖力。一旁的教练感慨:“这样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和奥运冠军面对面交流,让延安体育运动学校的孩子们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每个人都在心里种下一颗“为国争光”的种子。
临别时,孙佳俊寄语小运动员们:“延安是革命圣地,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希望你们能坚定自己的梦想,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奋勇争先。”
非遗荟萃体验文化魅力
走进延安1938街区,热闹喜庆的陕北大秧歌充斥着整个街区,奥运冠军们情不自禁融入其中,他们头裹白毛巾、手拿彩绸扇,扭起秧歌感受老区人民的热情与豪放。刘宇坤激动说:“延安人民特别热情,延安这座城市也很美。”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嘹亮的歌声在街道上回荡,身着“八路军服”的青年们精神抖擞,正在进行红色经典歌曲联唱。冠军们缓步前行,在激昂的旋律中追忆革命岁月,深刻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在街区新华书店门店,《夫妻识字》秧歌剧表演再现了解放区翻身农民热烈开展学文化运动和自我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的表演赢得了奥运冠军和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巴黎赛场风云涌,举重健儿志如钢,侯志慧名震四方,抓举挺举创辉煌……”即兴作词,“唱似说,说似唱”的陕北说书,现场说起了奥运冠军,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充分展现了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侯志慧说:“在延安,走到哪里都充斥着一种喜庆,大家都能歌善舞,这可能就是在以前艰苦的岁月里,延安人民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随后,奥运冠军们和观众一起观看了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 延安》,重温了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感悟延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红秀《延安 延安》让我热血沸腾,我觉得能作为一名中国人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肖雁宁说道。
在延安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剪纸艺术如同山丹丹花一样,历经岁月更加鲜艳夺目。当奥运冠军们拿起剪刀,在红纸上勾勒出五角星等图案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非遗技艺,更是一段厚重的红色记忆。
延安新区阳光社区的书画室内,三名剪纸老师与奥运冠军围坐在一起。他们手持红纸,边示范、边讲解技术要领,每个人都凝神静气学习,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奥运冠军们纷纷拿剪刀和红纸体验剪纸技艺。侯志慧打趣地说:“这个技术感觉还是挺难的,我举重都不手抖,剪这个我手抖。”在剪纸老师的指导下,不一会儿一个鲜红的五角星舒展开来,侯志慧高兴地说:“我竟然剪了一个五角星,太不可思议了。”
奥运冠军们手中传承的不仅是剪纸技艺,更是这片红色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此刻,体育精神与民间艺术在延安碰撞出新的火花。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困难的物质条件下,丝毫不影响人们参加体育的热情,人们用双手制作了‘土体育器材’……”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大学杨学达副教授以“弘扬延安时期体育文化,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为题,从红色体育文化、体育形态等方面讲述了延安时期的体育运动,让奥运冠军和现场游客从红色革命历史中吸取奋进力量。
听完授课后,刘宇坤坚定地说:“革命先辈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乐观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我们现在的备战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好好训练,为国争光,把中华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奥运冠军们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
当讲解员讲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时,侯志慧坚定地说:“这真是超有自信的一句话。”一旁的工作人员接过话说,“对,咱们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宝塔山上合张影”。宝塔山上,摘星楼下,四个矫健的身影正在热烈讨论着。
“咱们合照一张吧!让志慧把我‘举’起来,你们俩托着我,咱们可以这么拍。”奥运冠军刘宇坤提出一个新想法。
“我觉得这样可以,我来当底座!”举重冠军侯志慧扎着马步,双手做出托举动作,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随着一声“准备开始”,侯志慧稳稳扎下马步,双臂肌肉绷紧;孙佳俊和肖雁宁一左一右架起刘宇坤的双臂;被托起的刘宇坤保持着射击时的标准站姿,目光如炬望向远方。“咔嚓”一声,这张融合了力量、技巧与美感的创意合影在宝塔山定格。
宝塔山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张充满体育元素的创意合影,既展现了奥运冠军们的专业特色,又体现了年轻一代运动员的朝气与活力。
临别时,四位冠军站在宝塔山下回望。侯志慧说:“这次延安之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和延安精神一样,都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奋斗。”他们约定,要把这张特别的合影带回训练场,时刻激励自己勇攀高峰。
奥运冠军们乘坐的火车缓缓启动,车窗内外的手臂久久挥动。这挥手之间,是精神的传递,是梦想的接力,更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