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8日
春染圣地文旅兴
——清明假期我市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记者 方大燕 郭子仪 赵坤
  “壶口瀑布太震撼啦,刚才我们在岸边和大伙一块儿合唱《黄河大合唱》,那场面,真叫人热血沸腾,这辈子都忘不了!”来自四川的游客宁婷难掩兴奋,大声说道。
  极目远眺,记者看到,黄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裹挟着磅礴气势汹涌奔腾而下,狠狠撞击在岩石上,溅起层层厚重的白雾,仿佛给瀑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此时,阳光穿透瀑布的缝隙,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水帘,“清瀑飞流映彩虹”的壮美景观,让现场游客纷纷停下脚步,沉醉在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杰作之中。
  清明假期,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侧)精心筹备的“悸动黄河·唱响红歌”快闪活动盛大登场。游客们满怀激情,放声高歌,歌声与涛声交织在一起,让每一位游客都深切领略到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近年来,延安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一心要把经典的红色文化全方位地展现给各地宾客,同时以蓬勃发展的姿态彰显城市独特的魅力。一时间,特色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我特意带孩子来到革命圣地,就想让他从小感受浓厚的革命氛围,在心底种下爱国的种子,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西安游客说,走进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红色旅游是延安旅游的“金字招牌”,每逢节假日,热度便一路飙升。仅4月4日至5日这两天,延安革命纪念馆就累计接待游客2.1万人次。
  “馆内运用了前沿的沉浸式展陈技术,搭配科技感十足的互动装置,让书本上的红色历史,鲜活地呈现在游客眼前。”延安革命纪念馆宣教部负责人冯东梅介绍说,节假日期间,纪念馆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清明缅怀先烈、敬献鲜花、写寄语留言等系列活动,希望广大游客能铭记历史,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延安从壶口瀑布那震撼人心的自然与文化交融场景,过渡到革命纪念馆里对红色历史的深度感悟,延安旅游的独特魅力正层层铺展,逐步深入人心。
  初次到访子长的西安游客杜建鸣不禁惊叹:“第一次来这儿,钟山石窟真的太震撼了,大家有机会一定要来亲身感受。”
  清明假期,子长钟山石窟推出了“青烟绕窟·禅韵钟山”文化寻根活动,成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加拿大游客Emannuel Masson感慨道:“参观这些历史古迹,尤其是石窟,让我近距离接触到了中国佛教文化,这种体验太棒了。”
  钟山石窟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像雕刻极为细腻,佛像神态都栩栩如生,壁画更是精美绝伦,虽说历经岁月的洗礼,但色彩依旧鲜艳,内容涵盖了佛教典故、世俗生活等多个方面。这里巧妙地融合了建筑、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钟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加大“文艺+文旅”的投入,为这一古老的历史瑰宝注入了新的活力。清明节当天,景区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钟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长韩小慧表示:“未来,我们会持续挖掘并引入更多本土特色文化元素,与石窟文化深度融合,借助‘文艺+文旅’创新模式,举办更多别具一格的特色文艺演出、主题展览等活动,让古老的钟山石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从红色文化传承,到古老石窟文化探索,延安旅游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多元厚重,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方面,还延伸到了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延安正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续写着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彩篇章。
  在金延安旅游度假区,一场盛大的赏春畅游金延安放纸鸢活动热闹开场。活动精心策划了踏青游园、非遗民俗、红色记忆三大板块,涵盖了十余项特色文旅活动。“趁着清明假期来延安游玩,我们参与了折柳枝习俗,还和工作人员一起打腰鼓,陕北浓郁的民俗风情深深感染了我们。”游客李婵媛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这些节目太有特色了,这次延安之行让我印象深刻。”西安游客郝平平称赞道。
  湖北游客范敏也夸赞说:“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欣赏精彩演出,这种体验太棒了。”
  陕文投集团延安公司副总经理刘景隆介绍:“当前,延安1938街区已经打造出全天候、不间断的观演体验。从震撼人心的红秀《延安 延安》,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4D巨幕《阿良的长征》,再到每天多达40余场的沉浸式红色演绎,让市民和游客仿佛穿越回上世纪30年代的老延安城,沉浸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如今,延安正借助文旅融合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为游客带来更多元、更精彩的旅游体验。据统计,清明假期,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32.63万人次,同比增长2.84%;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7.81亿元,同比增长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