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4日
人在“格”中走 事在“网”中办
——我市以“网格化”持续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记者 白雪 王凯 通讯员 思林伟 徐志全 梁玉飞
  行走在延安的社区街巷,网格员忙碌的身影,居民满意的笑脸,都在诉说着网格化治理带来的新变化。这张越织越密的“治理网”,正在为革命老区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郭奶奶,你有风湿性关节炎,要注意保暖,平时不要干重活,生活上有什么难题解决不了的你就跟我们说。”一大早,宝塔区桥沟街道东苑社区的网格员刘存来到东苑小区住户郭永兰老人家中,唠家常、干家务,两人亲密无间,如同家人一般。
  郭永兰今年80岁,和女儿相依为命,但她女儿长年在外务工,独居生活的她,成了社区的重点关心对象。
  “我是个要强的人,平时不爱麻烦她们,但是这些娃娃们可亲了,常来我家看我,每次她们一来,我的心里暖乎乎的。”郭永兰老人紧紧握住刘存的手说。
  东苑小区建于1997年,是延安城区最早的安居小区之一,17栋楼里居住着742户居民。2021年起,“党建+网格”工作模式在桥沟街道推行,东苑小区被划分为3个网格,每个网格覆盖5至6栋楼,配备一名网格长,实现社情民意联络、特殊人群服务等精细化治理。
  “我负责3个小区,总共有1122户,63个单元,独居人员有24人,残疾人员13人。”刘存说,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群众开口的事,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忙解决。
  “娃娃残疾证办理了没有?最近有没有按时做康复训练?”不一会儿,刘存又来到东苑小区住户常洁家,了解她和孩子的最新情况。
  37岁的常洁患有智力发育障碍,孩子也遗传了这种先天性疾病,母女二人生活全部依靠常洁父母照顾。老两口不仅要定时为他们做饭,还要每天带着孩子做康复训练。
  “我们年龄大了,有个什么事少不了麻烦这些网格员,他们从来没有推辞话。”常洁父亲说。
  “我们社区总共划分了1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名网格员,按照‘日走访、周碰头、月月清’的工作机制,他们及时了解居民情况、记录问题、解决困难,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东苑社区主任石琳说。
  “去年刚感觉身体好转了,没想到今年腿疼的路都走不了,全靠儿子照顾我。”走进东苑社区交通局家属院,87岁的老人任竹云家里弥漫着浓浓的药味。一看到在职党员常晓娟,任竹云眼里就泛起了泪花。任竹云说,常晓娟每次来都会帮她收拾家、陪她聊天,还总是给她带一些生活用品。
  “任阿姨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和儿媳都是聋哑人,没有固定工作,一家人生活得很艰难。”常晓娟说,她把任阿姨一家的情况反映到小区业委会后,大家一起出力给他们买米面油,还积极联系市残联、慈善协会等单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让“银发群体”安享晚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东苑社区把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调动在职党员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有事就找网格员’‘有事找党员’成了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的首选方式。这种信任的建立,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桥沟街道东苑社区党委书记陈延利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
  “近来身体都好着呢吧?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在吴起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石油新城社区网格员张小芳正在细心了解城蒿湾安置小区居民杨林平的近况。杨林平也和张小芳熟稔地说起了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场景在吴起县城蒿湾安置小区是常态。
  “我负责的网格覆盖501户、1620人,依托‘三五工作法’,我每周定期上门走访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张小芳说,除了这些工作,她还会定期在小区宣传讲解医保、养老等相关的惠民政策和安全知识。
  张小芳所说的“三五工作法”即“五必知”“五必访”“五必做”的工作方法,正是吴起县石油新城社区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创新总结的工作办法。
  “‘五必知’指的是惠民政策、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困难家庭、重点人员相关信息要无事不知;‘五必访’是新入住户、残障人员、困难低保、独居老少、矫正人员要定期走访;‘五必做’是指‘关爱服务的事必做、文明培育的事必做、化解矛盾的事必做、消除隐患的事必做、改善环境的事必做’。”吴起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蔡德旭介绍道。
  网格化治理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群众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吴起县创新建立“中心—社区—网格—楼栋”四级治理体系,吸纳楼栋长、老党员、热心居民加入社区网格队伍,形成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自治格局。
  “我也成了网格治理的一环,作为小区楼长,我和社区、小区的物业委员会联合起来,给居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难题。”安置小区楼栋长杨林平说,现在小区的邻里关系特别好,一见面,大家都说说笑笑的。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从‘单打独斗’到‘群防群治’,四级治理体系和‘三五工作法’让社会治理成效更明显了。”蔡德旭说,下一步,要继续完善社区“微网格”和“小区板凳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行“三治融合”,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成效,让社区居民更加满意。
  从革命老区到治理样板,延安用“小网格”书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网格是民情收集站、矛盾调解室、政策宣传栏,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延安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网格化治理创新,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让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