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村干部在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记者 孙艳艳 吕辰雪 陈柏名 通讯员 田伟
“非常感谢咱们镇村干部,让我们的矛盾及时化解,现在能和睦相处。”近日,提起去年与同村村民的地界纠纷,洛川县土基镇黄连河村村民牛中源说。
牛中源告诉记者,去年在收玉米期间,自己与同村村民王志龙因为玉米在种植中的地界问题,多次商议得不到解决,产生了纠纷,两个人各说各的理,争执不休。随后,经过派出所、镇政府及村委会及时调解,矛盾成功化解,双方也很满意。“邻里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了矛盾双方心里都不好受,疙瘩解开了,心情都变好了。”牛中源说。
历史遗留问题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更是检验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村民王养锋是一名残疾人,之前因为多年邻里土地纠纷,让王养锋一度成为黄连河村民眼中的上访专业户,洛川县开展“133制”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后,土基镇组织镇村领导干部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所期所盼,成立镇村矛盾调处工作队,化解了困扰王养锋多年土地纠纷,解开了其心里的疙瘩。
“我现在不仅按时领到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低保金,解决了基本生活难题,每年还能领到土地分红,日子有了盼头。”王养锋高兴地说,现在镇村干部还经常到家里和我聊天拉家常,我心里感觉特别的温暖。
土基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党建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动真碰硬,主动作为,着力疏通了影响民生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如今,王养锋还成了村级残疾人专委,参与到了村里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定期走访困难家庭,帮助申请政策补助。他说:“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实惠,邻里和谐相处,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今后,我会继续当好政策宣传员和群众服务员,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土基镇紧扣洛川县委乡村社会治理“133制”指导意见,以“党建引领强根基、法治宣传全覆盖、矛盾化解在一线”为抓手,成功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体系,组建党建互助服务组436个,镇村两级领导干部和党员互助服务组组长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了解群众需求,统筹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法治专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累计走访群众28920户次,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595件。
“下一步,我镇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历史遗留矛盾,构建早排查、早介入、早预防的‘三早’靠前工作机制,重点针对特殊群体走访慰问,收集潜在问题线索,依据排查所得,建立‘遗留问题’‘潜在矛盾’两本台账,拿出管用好用的实招硬招,切实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努力让‘有事找干部、没事话家常’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常态。”土基镇党委书记赵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