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9日
护航振兴发展 守护百姓安宁
——我市全力推进平安建设综述
  记者 方大燕
  平安,是革命圣地延安发展的坚固基石,承载着百姓最深切的期盼。步入新时代,延安各级部门紧扣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的目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方位、系统性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而这些扎实有力的举措,正不断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让这片红色土地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电信诈骗和现发命案同比分别下降18%、44%、43%,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满意度稳步提升,实现了“六个零发生”目标,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有分量的平安答卷,并被评为2024年度全省“平安市”,被授予全省首批“平安金鼎”。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延安政法机关在各个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发力的生动注脚。
  “百日”扫楼行动:精准摸排风险,守护群众“钱袋子”
  “你们公司主要开展哪些投资咨询业务?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丁风霞在对一家金融类公司排查时,一边仔细查看营业执照,一边严肃询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犯罪尤其是涉众型经济犯罪,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等,呈现易发、多发态势。犯罪领域从传统的养殖、项目开发、商品经销合同等,迅速向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等非法集资及新型网络传销领域转移,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面对这一形势,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积极探索涉众型经济犯罪主动防范新路径,创新运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开展“扫楼”行动,对全区金融类公司进行地毯式实地排查,全面审查企业经营资质,精准识别非法集资、传销活动等风险隐患,总结提炼出“一扫二宣三建”技战法,有效攻克涉众型经济犯罪防范难题。
  童书知趣图书馆负责人李守娥表示:“‘扫楼’行动对我们帮助很大。民警上门详细讲解防诈骗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我们一下就明白了其中门道。现在,我们员工遇到投资、理财推销,第一反应就是警惕,然后相互交流探讨,防范意识大大提高。这不仅守护了个人财产,也让我们经营更安心,不用担心卷入不法经济活动。”
  得益于“扫楼”行动扎实推进,2024年以来,宝塔分局辖区涉众型经济犯罪实现“零发案”。副局长袁宁表示:“公安机关将常态化开展‘扫楼’行动,坚决杜绝在宝塔区内形成涉众型经济犯罪窝点,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智慧安防进小区: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护网
  “当电动车试图进入电梯,系统会立即识别并发出警报,电梯门将保持开启状态,阻止电动车进入。”能源小区物业经理王军宏站在小区电梯口,指着新安装的智能识别设备介绍:“以前,物业工作人员每天提心吊胆,担心电动车进电梯引发事故,现在有了智慧安防系统,工作轻松很多,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小区其他服务上,让居民生活更舒心,对物业的满意度直线上升。”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安全与便捷成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核心需求。延安能源小区A区率先引入智慧安防体系,打造现代化居住新样板,为居民带来全新安心居住体验。
  该智慧安防小区由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鲁艺派出所联合能源小区物业、中国电信公司共同打造。项目依托天翼云、物联网、视联网、大数据及AI等前沿技术构建,通过一系列智能化设备与系统,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坚实安全防护网络,能精准识别和预警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降低违法犯罪发生率,致力于为居民营造安全无忧、智能便捷、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能源小区居民左泳推着孩子在小区散步时说:“智慧安防系统太棒了,以前孩子在小区玩耍,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出意外。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些智能设备,能放心让孩子在小区奔跑嬉戏。”
  60岁的能源小区居民宜凤莲笑着说:“有了智慧安防系统,感觉像有一群看不见的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而且,小区环境因这些智能设备管理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住在这里,心情格外舒畅。”
  目前,该小区精心打造了火情识别、占道管理、周界告警、高空抛物等八大核心模块,全方位守护居民日常生活。
  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鲁艺派出所教导员袁野表示:“鲁艺派出所将持续深化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构建更大范围的智慧安防网络,推动辖区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计划下一步与周边小区联动,将智慧安防经验推广出去,形成区域化安全防控体系,让更多居民受益。”
  “枫桥经验”在延安:扎根基层,化解矛盾促和谐
  “大家要学会换位思考,小毛,你想想,松田家里米面油被弄乱,他心里能好受吗?松田,你也设身处地为小毛想想,他腰扭伤了,身体正遭罪呢。”在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调解室内,全国人大代表、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正耐心调解村民高小毛和张松田因羊损坏米面油引发的纠纷。
  樊九平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对村民的深切了解,春风化雨般开导着双方。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下,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人渐渐冷静下来,最终握手言和。
  在樊九平的持续努力下,桥镇村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矛盾纠纷日益减少,村民们处事更加理性,遇到纠纷时能冷静沟通,寻求妥善解决之道。村上开会时,他也积极普及法律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村民们明白法律的界限和作用,致力于培养人人成为调解员,营造了浓厚的自治氛围。
  樊九平的成功经验迅速在甘泉县得到推广。目前,甘泉县共设立86个“樊九平式”调解室,广泛吸纳说事能手、调解专家、说法专家等,建立起184人的调解“专家库”。这些来自不同领域、各有所长的专业人士,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调解合力。无论是复杂的经济纠纷,还是棘手的邻里矛盾,都能在“樊九平式”调解室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目前,甘泉县“樊九平式”、延川县“菜单式”等7个矛盾化解工作法,更是凭借出色的实践成果,被评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宜川县云岩镇“以株代亩”预防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法,因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被编入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典型案例》和《辅导教材》,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典范。
  近年来,延安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探索。创新建立服务群众周“解忧”例会机制,由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牵头,每周雷打不动地召开专题会议。在会议上,集中研究解决民生领域政策落地的“堵点”,如一些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程序繁琐、宣传不到位等问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痛点”,像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难题;攻克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化解的“难点”问题,例如涉及多方利益的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等。通过这一机制,已成功推动化解重大矛盾问题439件,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生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同时,延安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各级政府部门、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一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6851件。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排查出的每一个矛盾纠纷都建立详细台账,制定个性化的化解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6763件,化解率达98.72%。
  如今,从田间地头到大街小巷,从家庭琐事到社会治理,延安正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圣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延安、法治延安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