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常浩浩 史茸茸 白丽 营乐乐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幸福安康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与稳定。子长市城区各社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不断改善养老服务水平,用“志愿红”托起“夕阳红”,让“银发”更闪亮。
颐养食堂,让老人吃上舒心饭
“从前,顿顿饭都得和锅碗瓢盆较劲,现在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连碗筷都不用洗,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4月16日,子长市瓦窑堡街道迎宾路社区颐养食堂,76岁的独居老人张奶奶尝过刚刚出锅的羊肉粉汤后连连称赞。
近日,迎宾路社区和陕西文投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精心打造的颐养食堂在向阳小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始运营后,食堂邀请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试吃三天,老人们享用美味午餐,为食堂提出了意见建议。
中午时分,窗明几净的照料中心内诱人香气在飘散,工作人员热情地将一碗碗精心烹制的羊肉粉汤端至老人面前。乳白汤底中晶莹的粉条配以片片鲜嫩羊肉,佐以葱花点缀,既满足老年膳食低盐软烂需求,又兼顾营养均衡,获得老人的广泛好评。
这是迎宾路社区继创建日间照料中心后,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又一重要举措。颐养食堂突破传统助餐模式,构建个性定制服务体系,依托专业营养师团队,为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群体设计专属餐谱。“后续我们还将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及膳食健康档案管理,让老人吃上舒心饭。”迎宾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罡罡说道。
迎宾路社区还将联合河东村,以资源共享、服务创新等形式,通过“日间照料+助餐服务”深度融合,打造集休闲娱乐、健康管理、营养膳食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让社区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舒心服务。
义诊活动,让老人有“医靠”更健康
“听了医生的建议,以后我要多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健康生活每一天。”瓦窑堡街道后桥社区居民杨凤琴笑着说道。
4月17日,后桥社区联合水沟坪村卫生室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 社区老人有‘医’靠”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联合医护人员为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用药情况。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医护人员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合理用药、科学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知识。此外,医护人员还特别强调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提醒居民们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义诊通过实际行动搭建了一个健康服务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后桥社区党支部书记贾黄梅说道,“社区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架起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上门代办,让老人“补贴”按时领
4月16日,环城南路社区开展了高龄补贴政策宣传及上门代办服务活动。
“我年纪大了,上下楼腿脚不便,你们上门服务解决了我的高龄补贴认证问题,非常感谢。”老人薛汉芳对社区工作人员感激地说道。
社区组织网格员通过微信群、上门入户等多种方式宣传高龄补贴复审流程,并针对辖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采取上门认证方式。在认证过程中,网格员不仅耐心地帮助老人完成认证流程,还通过唠家常、宣传引导的方式,了解老人身体近况,叮嘱老人用电、用气、用水安全,将“完成任务”升华为情感联络,让老人在交流中充分感受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进一步传承弘扬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将继续本着‘关爱老人、方便居民’的宗旨,持续做好、做细、做实高龄补贴认证工作,努力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城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魏文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