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4日
闭店之后的重启
延安沉浸式剧本杀如何再升级

  通讯员 何庆玲 记者 彭琛
  凌晨两点,在延安市中心街延飞大厦楼内,“叁叁肆·沉浸式剧本杀演绎推理探案馆”的霓虹灯牌悄然熄灭。店主李铭撕下墙上的《刀鞘》剧本海报,红色背景上还留着游客的涂鸦留言:“趁着月光,伴着细雨,秋风已起来,故人将还。”这家曾以“沉浸式剧本”闻名的门店,在运营两年后宣告关闭。
  “每月房租4000多元,但暑假旺季单日营业额都不到500块钱。”李铭苦笑着盘点库存,“要想经营好一家剧本杀店绝非易事,市场竞争很残酷。”他的遭遇并非孤例——在2022年,延安曾有10多家剧本杀店,如今却只有4家在经营。剧本杀行业能否重新开局?未来的剧本又该如何书写?近日,记者深入探访了延安剧本杀行业。
  现象:曾红极一时的剧本杀
  “新颖的剧情设置、烧脑的案件推理,还有掺杂其中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以及真挚的情感,让人可以沉浸其中暂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作为一名资深剧本杀玩家,王琪告诉记者,自己曾每个周末都会和朋友们相约去玩剧本杀。近年来,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沉浸式社交娱乐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其集剧情、表演、推理与互动为一体的体验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参与。在最火爆时,玩家想要在周末晚上黄金时段玩上剧本杀,需要提前两天预约。
  2001年出生的牛牛正是看到了剧本杀广阔的市场前景,毅然决定放弃开在西安的剧本杀店,回到延安创业。“我们把店选在人流量较大的中心街,这样既方便本地玩家,也能吸引一部分外地游客。”牛牛说。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心街还有“当局者迷”“Z+超级密室·剧本推理”等门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延安剧本杀主要消费群体年龄在15~35岁之间,以高校学生、白领、返乡青年为主。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娱乐消费意愿,喜欢新颖、互动性强的社交娱乐方式。节假日期间,外地游客也是剧本杀的重要潜在消费人群。在延安大学就读的王艺肖说:“在周末相较于逛街、吃饭,我更愿意为一部好的剧本杀买单。”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剧本杀,这种新的消费方式成为一种时尚。在一家名叫“重案组沉浸式剧本推理社”的店里,记者看到有一整面书架大约200余本剧本,涵盖了硬核本、欢乐本、阵营本、情感本等方方面面,来这里的玩家总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剧本。“开一家剧本杀店虽然前期要投入一些资金,购买剧本,但是在营业状况好的情况下,按照每人68~298元不等的价格,一个剧本可以有400多块钱的利润。”牛牛说。就是这样一个不足100平方米的门店,在寒暑假期间一天可以接待4~5组的玩家,假期营业额高达8万元左右。
  在距离“重案组沉浸式剧本推理社”不足100米的“Z+超级密室·剧本推理”,店主同样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舒适的环境、热情的服务、优秀的主持人,让他们门店脱颖而出。在大众点评、美团等App有1000多条评论。“我们原本是一家经营密室逃脱的店,后来随着剧本杀的爆火,我们顺应发展潮流引入了一些好的剧本,来店里消费的玩家有一部分是奔着剧本杀来的。”店主说。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门店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或因经营不善、或因客流减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如昙花一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探因:消失的剧本杀背后
  在圣地路亚平大厦三楼,曾经的“谍影剧场”已被小吃店取代,若不是被玩家郝家明提起,人们不会看出这里曾是一家剧本杀门店。由于亚平大厦靠近延安大学老校区,消费群体众多,过去曾有多家剧本杀在这里聚集,但是近几年受疫情、校区搬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然难逃闭店的噩梦……
  曾风靡一时的剧本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淡出消费者的视线?
  作为剧本杀的忠实玩家,郝家明坦言:“现在市面上好的剧本太少了,对于懂得剧本杀套路的玩家,大家从一开始就能猜中结尾,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新鲜感。”剧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一行业是否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好多剧本只是换了一个名字,里面的推理及内容都似曾相识。”郝家明说。游戏体验感下降之后,使得很大一部分玩家“脱粉”。与此同时,参与剧本杀的价格却在逐年上涨。“过去玩一次剧本杀只需要30多元,如今玩一次最低都得60多元,有的城限本甚至达到了200多元,这远远超出了人们能接受的心理预期。”郝家明说。价格上涨的背后,是商家运营成本的增加。牛牛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的门店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位于市中心地段,一年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就得5万多元,同时还要不断购入新剧本,仅城限本一本就得2000元,再加上一些日常开销,费用加起来一年得投入15万元。在仅存的4家门店里,店主纷纷通过优化采购渠道、提高员工效率、节约能源消耗等方式,降低门店的运营成本,即使这样,依然有一些门店不堪重负,纷纷选择闭店。
  除此之外,作为剧本杀中重要的角色——DM(游戏主持人),也直接影响了玩家的游戏体验质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在延安从事游戏主持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和兼职的问题。“一些好的全职主持人一般会选择留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发展,我们门店共有8名主持人,全部都是兼职。”牛牛说。事实证明,一名好的主持人不仅可以带着玩家快速进入角色,还能凭借出色的演绎,让剧本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是随着优秀主持人的流失,延安剧本杀的处境不容乐观。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贺知章认为,延安剧本杀门店还普遍存在创作能力不足的问题,现有剧本主要是从外地购买或直接移植过来的版权作品,这些内容往往与延安红色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
  延安剧本杀的困境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要想不被时代的浪潮淹没就需要敢于探索与创新,实现行业转型与自救。
  破局:剧本杀的延安实验
  在经历过发展和高潮后,延安剧本杀行业回归了平静,最终的结局能否被改写,就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延安的发展之路。
  延安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若能借着剧本杀这种年轻人乐意接受的载体,将红色革命故事融入其中,剧本杀或将迎来新的转机。
  在延安红街曾有一家专注于“隐蔽战线”主题的沉浸式互动体验馆,该体验馆以1947年国民党计划进攻延安为历史背景,参与者将扮演新加入的秘密力量,在前往延安的过程中接受特训,并收集情报线索,最终目标是破解敌方密电,保护延安的安全。
  “进入馆内会被逼真的场景布置、数字影像以及精心设计的灯光音效所营造的氛围感染,仿佛自己穿越回了1947年的延安,感受战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玩家许妍说。
  隐蔽战线英雄馆通过创新的谍战“剧本杀+密室逃脱”形式,使游客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传承红色基因。据延安红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设计隐蔽战线英雄馆的初衷就是希望创建一个既能吸引广大游客,又能有效传递红色文化价值的项目。
  与此同时,一些门店也积极引进红色题材的剧本杀,如《末班车》《永不褪色的山楂林》《兵临城下》等。店主牛牛介绍道,《末班车》将故事设定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夕,日寇仍在华夏大地肆虐,负隅顽抗,并秘密制定了“末班车”行动计划。玩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故事核心的“亲历者”,感受跨越百年的热血情怀。体验过该游戏的东北游客直言:“在革命圣地延安玩一次《末班车》红色剧本杀,比在其他地方更有意义和代入感,以后有机会来延安还会体验其他剧本。”
  贺知章建议,要加大扶持原创剧本的力度,联合作者定制具有延安地域特色、革命文化主题明确的剧本,形成独家记忆点。其次是利用最新AI技术,优化场景搭建(服装、道具、灯光音效),升级沉浸式体验。最后还需加强推广宣传力度,针对潜在客群,开展免费体验活动;针对社交属性强的玩家,推出“拼车匹配”“主题生日局”等社交场景,强化情感连接。
  未来,延安剧本杀行业能否在困境中实现破局,关键在于能否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娱乐形式深度融合,创造出既具娱乐性又具教育意义的全新体验。这不仅是对剧本杀行业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对延安红色文化传承的一次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