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5日
净美处,幸福感升腾
—— 子长市有序推进“十个干净”活动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 交警队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
    ●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检验计量秤
    ● 杨家园则镇群众清理村庄生活垃圾
  记者叶四青 实习生 谢晶 通讯员 王明如 刘强
  春风吹又暖,子长市山山峁峁间绿意渐浓,秀延河清澈流淌,鸟鸣蛙叫诉说着生态和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今年以来,子长市常态化开展“十个干净”活动,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市场经营、安全稳定、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民俗民风、网络空间、文化活动、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不仅带来了生态和美景象,同时城乡面貌更加干净整洁,城市品位和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加大卫生整治,打造美丽家园
  “以前房子后面广场上堆放了很多建筑垃圾,这次环境卫生整治清理了垃圾后环境变好了,现在走在广场上,心情非常舒畅。”近日,看着房前屋后的变化,杨家园则镇杨二村村民张军平高兴地说道。
  杨家园则镇有着距城较近、连接城区与史家畔、热寺湾便民服务中心的重要交通优势,商业交易频繁,人口相对较为稠密。人多而地少,镇区附近容易出现私搭乱建、杂物堆积、垃圾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在“十个干净”活动号召下,杨家园则镇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一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轰轰烈烈展开,大家为共建整洁、优美、宜居的美丽家园奔波努力。
  在镇区,镇上新成立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镇村工作人员、志愿者逐门逐户宣传动员,争取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协助居民分类清理堆积的杂物,妥善存放物品,组织统一清运垃圾。由此,家家户户更加干净整洁,镇区环境焕然一新,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在乡村,整治工作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展开,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在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道路更干净整洁,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公共区域进行了绿化美化。“整个村子变化可大了,村民们越来越注重环境卫生,主动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蜜蜂峪村党支部书记郭顺宏高兴地说。
  杨家园则镇不是个例。“十个干净”活动开展伊始,城区十七个责任区和各镇(街道)党委分别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方案明确划分了责任区域,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社区、村组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确保整治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居民小区到农贸市场,从乡村道路到田间地头,干部职工到居民群众都被纳入整治范围。
  目前,子长市城乡干部群众仍在全面开展大扫除活动,对村道、河道、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同时,为进一步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通过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立文明卫生示范户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良好氛围。
  加大市场整治,经营秩序安全有序
  “各单位协商对门店公益宣传做了整体规划,海报外观一致、整齐美观,不少顾客都反映店里好看了许多。”子长市城区安塞铁锅烩菜经营门店负责人南有有充满感慨地说。以前,各相关单位对公益宣传海报要求不同,贴在墙上大小不一,影响美观,如今看着店里的变化,南有有十分开心。
  门店老旧牌匾换下,新牌匾换上;店里旧海报换下,新海报换上……“十个干净”活动在门店里留下了新痕迹,整条街道的门店和春天的风景一样,焕发着崭新的青春活力。
  针对子长市全市各经营门店制式牌匾规范问题,市委宣传部组织公安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逐门店进行上门指导,并及时互通整治工作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公共场所5000多家,清理制式牌匾2800余块,各类宣传海报2500余张。规范后的经营门店店内牌匾规格一致,集实用、美化功能于一体,全面提升了子长经营秩序的美誉度。
  “十个干净”活动带给市场经营场所的改变不仅在外,更在内。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良好的经营秩序是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石。结合持续推动经营秩序“干净”活动,子长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城管局开展了经营秩序常态化专项整治行动,致力于重塑市场规范,营造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的营商环境。
  相关单位通过走访商户、收集消费者反馈以及实地勘查重点区域,全面掌握了经营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据此制定了详尽的整治方案。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范围、重点任务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整治行动有的放矢、协同推进。
  经营秩序整治涉及多个关键领域。针对占道经营问题,城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巡查力度,增加了巡逻频次,有效改善了城区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不文明经营现象。在执法过程中,城管执法部门秉持文明执法原则,耐心向占道经营的商户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占道经营对交通和市容市貌的负面影响。对于初次违规的商户,以教育劝导为主,督促其立即整改;对于屡教不改的,则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暂扣经营物品。“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规划了部分临时疏导点,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既满足了摊贩的生计需求,又维护了城市的正常秩序。”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彦龙说道。
  在打击违法经营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作人员全面梳理市场主体信息,组织执法人员实地检查督查,一旦发现不规范经营行为,当场责令整改,全面净化经营主体,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瓦窑堡市场监管所所长何小东说:“为了更好地方便商户办理证照,全面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我们所根据检查结果,主动提供上门指导服务,详细告知办证流程、所需材料,帮助商户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合法合规经营。”
  加大交通整治,畅通城市血脉
  交通秩序宛如城市脉络中流动的血液,影响着城市的运转效率与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子长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在子长市城市有机更新推进过程中,部分道路基础设施未能及时跟进完善,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愈发频繁。为有效应对日益凸显的交通拥堵、违规驾驶等问题,子长市积极开展“交通秩序”干净专项整治活动,旨在构建安全、有序、畅通的出行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子长城市有机更新临时封路,一遇到接送孩子,城里车辆太多,堵车现象可严重了。交警队在学校门口安排疏导交通,现在堵车现象明显少了,交通秩序很畅通。”4月15日下午,正在冯家屯小学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学生家长王艳说。
  子长市交警队在交通疏导方面,结合大数据分析,对城市拥堵路段和时段精准研判,优化信号灯配时。在早晚高峰时段,对连接大型居民区和商务区的主干道,适当延长绿灯时长,增加车辆通行量。同时,加大警力投入,在易拥堵路口和路段设置固定执勤点与流动巡逻岗,实时指挥交通,并对巡逻中发现机动车随意停放、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等违法现象,及时通知驾驶人驶离,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有效缓解了拥堵状况。
  疏一疏可解一时“堵”,完善交通设施、有效保障供给才能长效解“堵”。子长市对部分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增加车道数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在事故多发路段和学校、医院周边等重点区域,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增设减速带、人行横道信号灯等安全设施,保障行人与车辆的通行安全。
  子长市交管大队副大队长张海雷说:“交管大队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媒体报道等多种渠道,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文明出行习惯。同时,持续优化交通管理模式,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管理效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推动精神生活“干净”,提升群众幸福感
  持续推动精神生活“干净”,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有效抓手。
  “看着这些从子长走出去的作家,我由衷感到自豪。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近日,在子长市文化馆一楼,市民王泽成在看完藏书展后感慨道。
  今年以来,子长市委宣传部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举办多项活动,充分展示了子长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通过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供给,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
  今年春节期间,子长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干干净净过大年”春节文化活动实施方案,统筹宣传、文旅、教体、公安、文联、工会等各方资源,精心策划了8大类20项文化活动。从腊月初八起至正月三十,为全市人民打造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让子长的精神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文艺工作者分别赴杨家园则镇、安定镇开展“文艺下乡”演出,让乡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节日文化氛围,系列演出活动累计观看群众达2万余人次。
  在文化广场举办了“镜影笔墨·剪韵年味”文艺作品展,展出摄影、书法、绘画、剪纸等228幅精品佳作,生动呈现子长市的城市建设、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及民俗风情。展览累计吸引市民及游客观赏达7万余人次,成为春节期间的文化热门打卡地。
  以“承典藏风韵·载时代品位”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展在子长市文化馆持续开展,涵盖茶器茶艺展、红色藏品展相继展出。茶艺茶器展让市民零距离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红色藏品展围绕毛主席像章、瓷像、毛主席选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革命文物等10大主题,展出1万余件珍贵藏品,吸引大批市民驻足观赏。目前,藏书展正在开展,石刻艺术展也将陆续登场。
  “我们将全力常态化开展‘十个干净’活动,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子长市委副书记高晓斌表示。在活动引领下,城乡整洁干净,街道焕然一新,小区环境优美,市场秩序井然,干部积极向上,群众生活和美,子长大街小巷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成绩也是新的起点。下一步,子长市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水平,保持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引导商户规范文明经营,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持续做好网上舆情分析研判,让“干净”成为子长的亮丽名片,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