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8日
科技赋能洛川苹果 产业升级增劲强基
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李进 舒捷
  从黄土高坡上的红苹果到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洛川以苹果产业为笔,书写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成为洛川苹果产业突围的关键。如今,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项目正以“加速度”推进,为这片沃土注入澎湃动能,奏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4月24日一大早,走进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机械轰鸣与施工号子交织成激昂的建设乐章。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穿梭于钢筋水泥间,有的搬运建筑材料,有的操作精密设备,尽管汗水浸透衣衫,他们的脸上却始终挂着自豪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未来产业腾飞的盛景。
  “干了这么多年建筑,头一回参与和洛川苹果产业挂钩的项目我非常荣幸,这基地盖好以后听说能把咱洛川的苹果的贮存、包装、深加工、运输等全串起来,我心里也很自豪。”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二标段施工人员袁林林擦了把汗兴奋地说。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想着能为家乡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特别开心。
  在施工现场,科技感扑面而来,项目团队借助BIM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三维建模,在虚拟空间中模拟施工全流程,提前发现管道碰撞、空间布局不合理等潜在问题,并及时优化调整,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延误,先进的桩基检测设备如同忠诚的“质量卫士”,实时监测桩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为项目筑牢坚实根基。
  “为了确保项目施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运用了先进的测量和监测技术,通过BIM技术对项目进行三维建模,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及雨水中水回用建设项目技术员黄军介绍道,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桩基检测设备,实时监测桩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确保基础稳固,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赋能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而精细化管理则是保障工程品质的“定盘星”。面对六个施工标段、三个监理标段的复杂架构,项目管理团队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的质量管控体系,让每一道工序都在严格监督下有序推进,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时间检验。
  “我们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每一道工序都经过施工单位自检,监理验收合格,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最优。”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孟秀娥表示,采取动态跟踪施工节点,实行“三控两管一协调”核心职责,定期召开监理例会,协调质量、进度、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协同效率,提前介入产业工艺需求,将“苹果产业链特性”融入监理标准,建立“每日巡查+周检+专项检查”的机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助力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成为区域标杆工程。
  重大项目建设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洛川县始终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专班推进机制,从项目谋划、审批到建设,全程跟踪服务,在要素保障上,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开展“人才+项目”双招双引行动,为项目落地建设扫清障碍,正是这样系统化、精细化的推进模式,让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项目从一纸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为了确保项目稳步推进,我们建立了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种问题。同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在资金保障方面,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充足,此外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辉说。
  近年来,洛川县聚焦“项目为王”理念,以“专班推进+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模式,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通过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累计引进20余家龙头企业;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建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将项目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这些举措,为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者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竣工,同时全力做好项目的招商和运营工作。我们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苹果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洛川苹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洛川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为中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