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业务
● 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群众完成业务办理
● 市民于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
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徐志全
在营商环境的赛道上,吴起县正以破竹之势,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务服务改革,书写着全新篇章。
“以前办理相关经营许可证,不仅要提交大量材料,还得等很长时间。如今在综合许可窗口一次就能办好,很快就能开门营业。”吴起县楠溪酒店法定代表人杨小婷拿到《行业综合许可证》时难掩激动。
这一质朴却充满欣喜的反馈,成为吴起县政务服务改革成果最生动的注脚。自去年起,吴起县便开启了创新探索之路,推出《行业综合许可证》,全力构建“一证准营”的全新模式。这一创举成效斐然,其选送案例《综合许可一次办、“一证准营”更方便》在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优秀审批案例”评选中一举夺魁,斩获一等奖。
不仅如此,该案例还成功“出圈”,被陕西省职转办、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延安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专班广泛宣传推广,并成功入选陕西省2024年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这一系列荣誉,是吴起县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力见证,更彰显出吴起县在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助推项目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斐然成就。
智慧引领,政务服务实现“新跨越”
走进吴起县的政务服务场景,智慧化变革的浪潮扑面而来。近日,在村民刘光彩养殖家庭农场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时,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引入的“远程踏勘”模式,让审批流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作人员借助高清视频传输、实时定位、图像存储等前沿技术,坐在办公室便能对养殖场状况一目了然。系统自动记录并抓拍关键信息,为审批人员快速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企业从提交申请到获批的时间从以往大幅缩短至3天以内,效率提升50%以上,真正达成了“企业零跑腿、踏勘零接触”的高效服务。
近年来,吴起县始终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核心出发点,以企业群众“事好办”为最终落脚点,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全方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在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方面,全面发力,对便民服务、公安户政、社会保障、商事登记等功能区的抽叫号系统、窗口互动设备、触摸查询终端、智慧考勤系统以及中央空调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推动住房公积金和办税服务大厅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联动办理、高效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精心打造的“吴快办”微信小程序,整合政务服务、政民互动、信息公开三大模块,并与抽叫号系统、综窗受理系统、政务服务网、好差评系统等深度对接,实现安全登录、精准推送、丰富便民服务及客观办事评价等一站式体验,可办理31类263项行政许可事项,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
同时,建成“7×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配备11台新款自助服务设备,涵盖自然资源、公安、人社、税务等多部门业务,居民身份证制作完成后30秒内即可自助领取,真正实现全天候高效服务。
深化改革,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吴起县正通过创新审批模式,为这台“引擎”注入强劲动力。
“高效的审批,让我们的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开工、全速推进。”吴起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项目负责人王刚将一面印有“审批高效促发展,服务卓越显真情”的锦旗送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字里行间满是诚挚感谢。
为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吴起县创新推出“四个一”审批模式。在吴起县工业园区能源化工产业园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中,从项目落地之初,行政审批服务局便制定详细审批指南与流程,明确标注每个环节路径和时间节点。确定责任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土地审批、规划设计等难题;安排项目专办员全程跟进,提醒企业准备申报材料,确保审批无缝对接;成立审批联动工作专班,打破部门壁垒,共同为项目出谋划策。
凭借这一创新模式,去年以来,吴起县开辟“绿色通道”,容缺办理争取上级项目102个,争取资金18.4亿元。成功按期办结78个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开展重点项目服务800余人次,高效办理其他政府类投资项目1200余件次,下达投资计划1244项,完成项目备案296项、核准转报7项、节能审查4项,发放施工许可证118个,联合验收项目678个。
同时,吴起县探索推行开工许可“一次办”新模式,出台《吴起县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提供制度保障。在延庆山水国际项目中,率先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证同发”,并送证上门,赢得企业高度赞誉。
此外,强化中介超市应用,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依托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提供5种选取中介机构方式,可开展58项中介服务,有效整治中介服务乱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提升效能,服务模式开启“新征程”
在吴起县,一支以传承长征精神为使命的“吴起长征服务队”正活跃在政务服务一线。
“多谢这位小女娃教会我在网上缴纳天然气费,以后不用专门跑政务大厅了。”吴起县城居民王世芳办理完天然气缴费业务后,紧紧拉着长征服务队队员杨慧的手感激地说。
这支队伍将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长征精神融入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队员们始终怀着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服务队全面覆盖行政审批各环节,针对重点项目和紧急业务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深入企业和社区,了解实际需求,提供上门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队员们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真诚微笑、文明用语和高效办事效率,塑造优良政务服务形象。
截至目前,项目专办小分队累计服务1128人次,帮办代办小分队累计服务2872人次,上门服务小分队累计服务237人次。
同时,吴起县建立严格考核监督机制,通过常规检查、领导巡查和暗访督查,全面监督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业务办理流程和办事效率。每月开展“流动红旗窗口”和“文明标兵示范岗”评选活动,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年共评选出流动红旗窗口48个,文明标兵示范岗48个,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服务水平提升。
在服务资源整合方面,吴起县升级打造多个服务专区和功能区,实行朝九晚五作息制,让群众办事更从容。设立水电气暖网报装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办理相关业务。
目前,各科室及窗口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18.48万件,同比增长53.2%,吴起县荣获延安市行政审批系统政务服务“先进单位”称号,选送的审批案卷荣获2024年度延安市行政许可案卷评查优秀案卷。
聚焦需求,营商环境迈向“新高度”
“以前听说注销企业手续繁琐,没想到现在按简易程序很快就办好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吴起县阿飞精品二手车有限公司负责人齐坤明感慨道。
在企业开办和注销方面,吴起县构建完善辅导机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实施“一对一”服务,专人全程陪同,从登记注册到银行开户,提供细致指导;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跟踪服务,推行企业注销“一次办”,简化注销流程。
去年以来,吴起县新增市场主体3047家,其中企业911家,个体户21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深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是吴起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常态化落实“领导坐班制”和开展日常巡查,健全问题解决机制,截至目前,共解决群众诉求158项,回访满意率100%,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这里办事,不仅不用花钱复印材料,还能免费邮寄证件,真是太方便了,为我们节省了不少费用。”在吴起县政务服务中心,这样的群众点赞声不绝于耳。
此外,吴起县常态化落实“五免费”服务制度,为新登记企业免费制作发放营业执照和印章,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免费业务区和自助办公区,提供免费复印和自助办公服务,设立免费邮寄窗口。去年以来,为444家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提供免费自助办公服务1.2万余人次,免费邮寄服务100余件次,群众评价满意率高达99.9%。
改革永无止境。吴起县将始终围绕发展之需、企业之急、群众之盼、政府之能,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两项改革”,推进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和营商环境建设“两项建设”,以更有温度、更显力度、更见实效的举措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