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或许是小时候看戏看多了,轻摇团扇游园的小姐,手执折扇踱着方步的书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致我对扇子情有独钟。旅游时在景区碰到卖扇子的,总会驻足细细欣赏,遇到精美好看爱不释手的,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家里积攒了各种各样的扇子,每当翻看到时,我都会一把一把拿起来细细品味,似乎这些扇子被红袖美人捏着,被上京赶考的公子拿着,浸润着浪漫和书香,款款向我走来。
几年前,一个长得像林妹妹般美丽又有才气的女子读了我的诗歌集《月夜轻箫》,说是太喜欢了,于是托当时的县作协主席韩锦转送给我一把精美的苏绣团扇。桑蚕丝做成的白色扇面上,蚕丝线的针脚密密地绣出一丛光亮雅致的兰花,白嫩水灵的花朵,修长墨绿的叶片,在细腻的绢布上舒展着高洁和诗意,栩栩如生,让人不由联想到江南女子的灵秀和美丽,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真是一件拿在手里的艺术品啊!虽然我当时还不认识送扇子的人,但脑海里已经想象到她是怎样的一个可人儿了。她一定是气质脱俗的,她一定是美丽精致的,她一定是风流高雅的,她一定是柔情诗意的……
果然,当我后来见到本人时,印证了我的直觉。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震惊了,她竟然比我想象中还要美丽脱俗,活脱脱一个“林妹妹”站在我的面前,婉约古典,青春靓丽,清新脱俗,浑身散发着健康和青春的活力,我真不知该怎么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只觉得她就是那个轻摇小扇从诗词里走出来的才情卓绝的女子,她就是《红楼梦》里的绛珠仙子……
我好生喜欢这把扇子,生怕被俗世红尘玷污,不舍得用一直珍藏,那份情谊也一直珍藏在心底,让我在逆境中感受到人世间还有温情和美好。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上春山约你来见,
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
今天原是平常一天
因为遇见你而不平凡……”
春天,牡丹盛开的时节,和文友们一起听着《上春山》的歌儿,去登翠屏山。山上春意盎然,景致非凡。山顶公园里很是热闹,凉亭处、花丛间传来欢笑声和阵阵歌声,那歌儿正是新流行的《上春山》,很应景。
微风习习,阳光和煦,丁香吐蕊,牡丹妖娆,美人与花争奇斗艳。一帮热爱文艺的人在文联组织下,伴着悦耳动听的古筝曲,流连在山顶多姿多彩的牡丹花海,歌声在春风里荡漾。剪纸牡丹惟妙惟肖,书法对联泼墨留香,摄影师各种姿势抓拍,既在镜头外,又在镜头里。真可谓:你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儿在看你。我们作协怎么能落后呢?才女新月准备了十多把精巧好看的纸质团扇,请书法协会的人画了扇面,写上了字,那普通的纸扇一下子变得唯美好看,有了文艺的灵气。美女们穿汉服,摇香扇,朗诵着关于牡丹的诗,歌颂着春天,如彩色的蝴蝶穿行在牡丹花丛,成为镜头里最美的风景;写春天,颂牡丹,把踏春相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团扇点缀着暖融融的春天,扇起翩翩诗情画意,让人徜徉在春天的花丛,流连忘返。那景色,那花儿,那扇子,那些欢快的笑脸,定格在相机和手机的镜头里,瞬间就发到了各自的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也是同步更新。小小纸扇融入文人的斯文,成了最富诗意的道具,给这个春天留下了最美的回忆。
文学,不是万能的,但一定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是最好最耐嚼最有滋味的精神食粮。
林徽因曾说:“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有共鸣看人世间的潮起潮落;只有灵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内心深藏的美丽。”是啊,灵魂相似的人,早晚会相逢。即使时空阻隔,不能见面,他们的精神境界却是一样的,他们的灵魂其实早已跨越时空和山海,融为一体了。好的文学作品无不是这样,读者和作者通过文字神交,同欢笑共悲伤,感受着他的感受,思索着他的思想。因为他们的三观一致,精神上相互吸引,彼此能感知到对方的美好。如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如李白与杜甫,忘年之交共流芳。这是冥冥中的缘分吗?是,好像又不是。但前提是必须得让自己足够好,才能对的起这份相遇和美好!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样的吧!
谢谢你们,我所有可爱的朋友们!是你们赋予我写作的灵感,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即使隔着荧屏,即使相隔千里,即使你现在已经进入梦乡,我依然能感受到你们友善澄澈的心和我的心在一起热烈跳动……
是的,从你清澈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善良和坚强,看到灵气和倔犟,看到了理想和希望,也似乎读到了多年之后你写的文章和书,那些文字和现在的你一样真实灵动,让读者一遍遍感动。
轻摇小扇,手握书卷。你从梦里江南的水乡里走来,多才如蔡文姬,美丽如卓文君,风流如司马相如,倜傥如杜牧,多情如柳永,从容如李白,豪放如苏轼,婉约如李清照……一步一风光,一步一安然。
轻摇小扇,指点江山。你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里走来,穿过楚辞汉赋的美酒和风骨,从唐诗宋词的多彩画卷里走来,任大浪淘沙,云卷云舒,温文尔雅,气定神闲。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文学作品中的扇子和生活中的扇子很是契合,都有几分诗意。我喜欢各种各样的扇子,喜欢轻罗小扇扑流萤、半映桃花半遮面的淑女,喜欢手执折扇意气风发、出口成章的倜傥书生,喜欢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从容,更喜欢扇子后面那颗丰盈的心和有趣的灵魂。
嫣然地,你从古色古香的仕女图中走来,回眸一笑,百媚千娇;婷婷地,你随李清照“和羞走,只把青梅嗅”,也曾把酒东篱,留下一池荷香一阙黄花瘦;潇洒地,你从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里走过,叩问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把小扇,给多少酸甜苦辣咸的人生点缀上了诗意洒脱的符号,成就了多少文章与诗歌,风雅了多少文人与墨客。
送你一把小扇,愿你的生活多点诗意,少点烦忧;多点潇洒,少点落寞;多点从容,少点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