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方处于无意识状态且丧失自主呼吸时,我们可以采用心肺复苏术来进行急救,每组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5组为一个循环……”5月12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市在新区吾悦广场举行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活动中,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延妹正耐心地给市民示范急救知识要点。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基层防线,守护人民幸福家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应急演练,让安全意识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5月12日上午8点10分,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师范校区)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一场实战化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在校园内开展。
听到第一声警报,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抓紧时间到岗到位,组织学生进行室内避险;第二声警报响起,各班按照预案,遵循“低楼层优先、靠近楼梯班级先行”的原则,分两列纵队撤离,班主任全程带队,确保楼道畅通无阻。学生疏散至操场后,班主任按升旗队形列队迅速清点各班人数,做到人人有序、个个安全。
随后,宝塔区消防大队凤凰消防所干部史浩为全体师生作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一开始听到警报声有点紧张,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面临危险时如何冷静且正确地进行逃生。”五年级学生刘昊洋说。
延职附小校长于芳芹在总结演练活动时说,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演练活动,号召全校师生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并落实到日常行动中,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广泛宣传,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氛围愈加浓厚
5月12日至5月18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各县(市、区)广泛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在延川县路遥广场,延川县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气象局等20个单位联合开展了“排查身边灾害隐患”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答疑等方式,向居民群众普及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火灾、交通事故等事故灾害的预防及处置等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政策法规。
“我们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应对火灾、泥石流、地震等灾害隐患,希望提高大家的应急避险能力,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延川县应急管理局干部宋雅婷说。
在子长市四路口广场,同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火热开展。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物品,向过往群众普及防汛抗旱、地震灾害、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多领域防灾减灾知识,现场耐心解答群众咨询服务超2000次,发放宣传物品1.2万余件、宣传资料3万余份。
在宜川县丹州街道,应急管理专家围绕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对流程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从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到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启动,深入浅出地剖析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点。并针对家庭用电安全、燃气泄漏处理、灭火器使用等细致讲解,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急救技能。
走进企业工厂,安全负责人在生产车间、项目一线向工人宣传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来到居民社区,应急救援专家现场讲解火灾逃生、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急救知识……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工作,推动全市安全宣传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愈加浓厚。
专业建设,确保各类风险得到及时有效防范化解
为了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监测预警,我市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气象、水情、旱情、地质灾害、林火等方面的监测信息。一旦发现险情隐患,预警系统会第一时间向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发出预警信息,为及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风险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近年来,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风景林场利用现代智能科技,开启智能森防新模式,全方位守护林区安全。“我们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完善防火云台的布设、监测,通过数据化、智能化手段保证了火源的及时发现,从而为火源打早、打小、打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风景林场场长邵志东说。
去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制定了《延安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管理办法》和《延安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站)管理办法》,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奠定基础。通过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六进”活动,市红十字会建成4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215场次培训,培养51名救护师资,培训13230名应急救护员,让6.1万人次了解到自救互救知识。
建强应急救援队伍,打好基层救援主动仗。我市积极整合专业应急救援资源,救援力量基本覆盖各主要灾种,同时涵盖电力抢修、道路修复、应急救护等救援工作。
排查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增强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责任重于泰山。我市正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大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社会共建共治,提升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