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一刻,我并未料到,这个乌克兰青年的故事会在我的生命里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保尔·柯察金——这个用生命诠释“钢铁意志”的革命者,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生命的硬度。
初遇保尔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书页间那个在车站食堂打工的少年,冻裂的手指浸泡在油腻的洗碗水中,却依然用渴望的眼神追随着每一本经过的书籍。这个画面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当我在暖气房里抱怨作业繁重时,有人曾为了一本教科书甘愿挨饿三天。
保尔的一生是淬火成钢的过程。我看着他与冬妮亚在铁路桥上的诀别,革命者的决绝与少年的柔情在月光下交织;我跟着他在博雅尔卡的冰天雪地里铺设铁轨,冻伤的脚掌在雪地上留下带血的足迹;最震撼的是在双目失明后,他用穿孔的纸板写作,字句像子弹般穿透命运的阴霾。这些片段在我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规避风雨,而在于在风雨中挺立的姿态。
合上书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这代人虽然不必像保尔那样在战火中淬炼,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博雅尔卡”。对我来说,那道解了三个晚自习的数学题就是第一块试金石。当我在草稿纸上第七次演算时,保尔在铁路工地上高喊“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那一刻,我触摸到了坚持的温度。
如今,这本被翻旧的书静静立在我的书架。书页间夹着的梧桐叶书签上,我用钢笔抄录着那段著名的独白:“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我面对挫折想要放弃时,就会想起保尔用生命写就的启示:青春的意义不在于舒适地活着,而在于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钢铁般的光芒。
在这个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保尔教会我的不是如何成为英雄,而是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锻造不平凡的自己。正如钢铁需要经过千度高温的淬炼,而最好的青春,要经受住困难的打磨。 (指导老师 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