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清理渠道杂物 本报讯(通讯员 刘萌 记者 王静)轰隆、轰隆、轰隆……近日,走进宝塔区麻洞川镇樊村村,一座座整齐的大棚屹立在田间地头,抽水机正“蹲”在渠道旁配合着村民浇灌农田。“我们村有几十座大棚,当下,正值西瓜成熟期,保障水源充足太重要了。”樊村村主任叶世宏说。
连日来,南泥湾灌区管理处高度重视保灌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灌区服务队成员冲锋一线,统筹调度、精准施策,确保农田应灌尽灌。该灌区负责辖区万亩农田灌溉任务,自今年抗旱工作开展以来,管理处成立抗旱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实行“灌区带村组 党员带群众 干渠带支渠”的三带模式,编制完成灌区水量调度预案,与辖区用水户建立动态联系机制,方便用水户及时用水,确保抗旱用水直达田间地头。针对不同用水需求,管理处采取“蓄引提”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对胜利水库、灌区实行“一把锄头”放水模式,着力保障辖区农田灌溉用水。
截至目前,管理处累计提供抗旱用水28万m3,覆盖农田0.7万亩。同时,积极抢修胜利五渠渠道,确保渠道尽早恢复使用,还积极组织服务队成员下沉一线,定期对沿线渠道进行巡检,动态掌握用水情况,累计巡检渠道120余人次。并与麻洞川镇、临镇镇建立抗旱保灌联系机制,及时掌握了解抗旱用水需求,科学调配水源。
南泥湾灌区管理处主任刘小平表示,管理处将持续密切关注旱情变化,筑牢责任“压舱石”,构建抗旱责任体系,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村民“水袋子”和庄稼“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