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6月7日,一阵尖锐的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杨凯丽猛地从床上坐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才凌晨5点。当日是高考的日子,作为延川县中学高三班的一位班主任,她心里装着全班37个孩子,哪能睡得安稳。
今年是杨凯丽在延川县中学任教的第二年,也是她第一次陪伴学生奔赴高考。“他们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今年目送他们进考场,我觉得比自己高考都紧张。”看着一个又一个走进考场的学生,她笑着说,“学生高考前几天,我就开始反复失眠,睡不踏实了。不止有担忧,更多是舍不得。”
2023年夏,毫无带班经验的杨凯丽,成为高三班的班主任。初当班主任,就有一个难题挡在了她面前,班里的两个男生因为纠纷大打出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整个人都是懵的!谁?我们班的?我带的班?”在确认后,杨凯丽硬着头皮去拉架。
“老师,你怎么拉偏架?明明是他先动手的。”一句充满怨言的质问,让杨凯丽瞬间不知所措,猝不及防的四目相对,让她原本就没准备的内心更加忐忑。“你们先把手松开,别影响其他同学。”随着话音刚落,上课铃声随之响起,原本争执的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
“当时确实挺难堪的,没有太多的经验,不知道怎么处理好学生矛盾,但我心里就一个想法:学生的情绪一定是第一位的。”据杨凯丽回忆,当天下课后,她便把这两名同学单独叫到办公室,一遍又一遍地安抚学生情绪,等他们情绪稳定后,便开始沟通了解情况,及时疏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帮他们重新建立起友谊。
“他们和好后,我一直偷偷观察,直到后来多次看见他们两个在一起有说有笑,我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杨凯丽这种不批评学生也不叫家长的处理方式,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更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敞开心扉,从最初的不愿说话到后来的畅所欲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教育变得更加温暖而有效。之后,每当学生有难言之隐无法向家长诉说时,杨凯丽便主动当起了联络员,向家长传达学生的想法。每当学生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厌学,并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她便会第一时间安抚学生,并根据平常留意到的小细节,放大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信心。她还会时不时制造惊喜,给学生带去奶茶、冰激凌、贴心小纸条… …
都说一个老师对学生太好,是管不住学生的,可杨凯丽却是个例外,正是因为她的换位思考、真心实意,才能换来那么多“学生朋友”。“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老班,你一定要记得我们呀!不要忘了我们。”“杨老师,希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一张又一张的小纸条,字字诉说着离别的不舍,处处流露着温情的告白,更让师生的情谊在高考季变得无比珍贵。
“毕业典礼那天,我一直不敢和学生们对视,害怕自己会掉眼泪。”眼眶微微湿润的杨凯丽说道,“学生们偷偷瞒着我,给我准备了惊喜,当我看到小羊蛋糕时,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 ”
在紧张与不舍中,杨凯丽的带班陪考即将结束,和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将会成为她记忆中最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