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1日
筑牢“铜墙铁壁” 守护“岁月静好”
——延安全力以赴打好防汛主动仗
  记者 方大燕 王雄 王凯 通讯员 孔维炜 李浩楠 苏乐
  “这批救生衣再检查一遍,汛期随时可能派上用场。”富县水务局副局长赵亮一边叮嘱,一边查看防汛物资储备清单。
  进入汛期,延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物资保障、工程建设、科技赋能与协同治理等重点领域,构建起“物资+工程+科技+联动”的四重防汛防护体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城市安全运行筑牢坚实屏障。
  “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防汛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抢险一线。后续还将进一步充实物资储备,加强维护保养,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富县防汛物资代储点负责人张泉说,目前防汛救灾的救生衣、安全绳等物资都已到位,发电机、抽水泵等设备调试完毕,随时准备投入使用。
  早在汛期到来前,富县就通过政企合作模式,系统储备抢险、通信、排水等五大类超2万件物资,总价值超300万元,全方位满足县域防汛抢险需求。赵亮表示,该县对所有物资实行定点储存、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并建立24小时调拨机制,确保1小时内物资可运达抢险现场。同时,制定《防汛物资应急调配预案》,明确分级响应流程:一般汛情由属地乡镇就近调用物资;重大险情则由全县统一调配,并启用协议代储物资,切实做到关键时刻物资“拉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防汛工程建设是抵御洪水的关键防线。在王瑶水库扩容工程现场,机器轰鸣,100多名建设者争分夺秒推进工程建设。国内首艘大功率可拆装深水环保绞吸船“浚川号”经过技术升级,每日清淤量达1.5万立方米。
  “我们提前编制完善防汛方案和应急预案,备足防汛物资,加快施工进度。在汛期来临前,坝体已填筑至防汛高程,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全方位保障工程安全度汛。”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王瑶水库项目安全总监孔尚福介绍。
  据了解,通过加快防汛工程建设,延安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让防汛工作更精准、更高效。在延长县气象局预警指挥中心,实时跳动数据的电子大屏犹如防汛“智慧大脑”,气象工作者紧盯数据变化,时刻保持警惕。延长县气象局干部曹妮花介绍,当监测到灾害性天气达到预警标准,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报告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叫应”各级党政领导和防汛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气象部门与其他防汛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联合会商研判,实时传递气象数据,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分布在延长县沟道、河道、水库间的21个智能监测站点,如同忠诚的“电子哨兵”,自动回传实时雨情水情数据,实现灾害天气应对分钟级响应,有效提升了防汛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推动延安市防汛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防汛救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进入汛期,延长县气象、水务、应急等多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网络,在雨情监测、应急救援、地质巡查、交通保障等方面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凝聚起防汛救灾强大合力。
  “我们将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预案修编完善、临灾预警叫应、物资储备调配、培训应急演练等防汛备汛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延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海峰表示。
  富县、延长县和王瑶水库的防汛实践,是延安市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的生动缩影。当前,延安各级各部门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强化物资储备“硬核支撑”、推进工程建设“固本强基”、深化科技预警“精准防控”、加强部门联动“协同作战”,不断织密织牢立体化防汛安全网,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守护百姓安居乐业,书写新时代防汛救灾工作的延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