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5日
八旬“老旗手”的科普长征与温暖传递
——记“五星”离退休干部刘春玉
  记者 叶树峰
  伏在案头,白发映着阳光,82岁高龄的刘春玉正在关注着报纸和网络上的新闻。
  退休22载,这位延安科普创作界的“老旗手”,从未放下那支饱含深情的笔。从田间地头到书案灯下,从科技星辰到慈善暖流,他退休后的岁月是一部更为厚重的奉献之书。
  科普助农
  银发智慧点亮致富田垄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就高瞻远瞩地举起科学育人、科普治愚和科技创新的旗帜,着手制定了尊重科学、尊重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刘春玉说,“科普创作作为科技事业和科学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领导的重视,显现蓬勃的生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3年退休伊始,刘春玉便接过了延安市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的重任。深知技术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他和时任市科协主席姬乃荣,组织20余位专家,开启了长达6年的“科技助农长征”。
  他们俯身黄土,倾听农民心声,最终凝结成18卷《农村实用技术丛书》——苹果优丰栽培、农户养羊、陕北杂粮种植……实用技术如清泉流淌于字里行间。20万册图书被农民亲切称为“掌中宝”,在延安大地上掀起学习热潮。20.7万人次农民从中受益,间接创造的15.57亿元经济效益,是这位“老科普”献给黄土地沉甸甸的答卷。
  在2007年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时,刘春玉当选理事会理事,当年在地市级科普作家协会中还是全国第一人。会上,他和叶永烈等百位著名科普作家一起荣获“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历经15年,他与市科普创作协会会员们一起努力干事,促使延安科普创作事业蓬勃兴起。
  星光记录
  笔底群英铸就圣地脊梁
  “科学家、优秀科技工作者才是名副其实的‘星’——光耀千秋的科技群星。”刘春玉对科技工作者的深情礼赞,源自30余年如一日的追随与书写。退休后,他笔耕不辍,将科学家的精神丰碑立字为证。
  20多年间,刘春玉的足迹遍布延安的山峁沟壑,白天奔走采访,夜晚挑灯疾书。180多位科技工作者的动人篇章从他笔端流淌而出,最终汇成《圣地科星璀璨》《人生磨砺情满天》等7部科技人物专集。畜牧专家彭声宪为保珍贵种羊星夜兼程80里、苹果专家路树国让延安果香飘四方……这些闪耀着“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科学家精神的真实故事,经他的笔获得永恒生命。
  刘春玉善用媒体之力扩大星光辐射——与电视台联办《科技之路》125期,覆盖观众1.3亿人次;在《延安日报》开设《科普大观园》专栏,传播技术300余项。笔锋所至,圣地科技群星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心灵。
  慈善笔耕
  以字为薪传递人间暖意
  刘春玉的笔墨不仅书写科学理性,更流淌着慈善的温度。他倾情记录那些温暖圣地的人与事,将笔化作传递善意的桥梁。
  2002年8月,延安市慈善协会成立,刘春玉担任办公室主任,创造性地把慈善和宣传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每一项慈善活动都在第一时间通过报纸、电视、刊物、网络等传媒进行及时准确宣传报道,10余年来在各大报刊和电视台发表通讯消息千余篇。在慈善宣传中,和时任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张连义共同总结出延安慈善事业的八个模式,通过品牌项目的宣传,促使更多的人以此为榜样,积极加入慈善行列。两度进行调研统计申报,助力延安慈善被民政部授予“中国城市慈善指数六星级”和“中国城市慈善指数七星级”称号,在西部城市居第一,延安亦被誉为首善之城。
  2009年,刘春玉发起成立了延安第一支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队长,把慈善工作重点放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上。刘春玉从市慈善专员岗位退下后,坚持志愿服务,陆续为18所中小学和10所敬老院联系捐赠图书123310册,价值361万元。由于在慈善事业的创造性工作,2006年获“陕西省慈善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获“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2012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全国优秀慈善通讯员”称号。2018年、2022年两度被省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退休后,刘春玉还当选了延安市老年学会副会长,坚持老年学研究,撰写了一大批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2009年,论文《老年人生慈善文化刍议》被评为“创造与共享”——首届全国老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2014年被国家老龄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
  “科普创作伴我进步、伴我成长,给我力量、给我荣光。”刘春玉朴素的心声总结自己皓首不移的追寻。80余岁的他,依然每日伏案,让笔尖流淌智慧与深情。他将半生积淀化作一首藏头诗,字字句句铭刻初心:
  科技第一生产力,普及全民须牢记。创新处处见真知,
  作品篇篇彰启迪。
  …………
  从科技助农的田垄到璀璨星光的案头,从慈善暖流的书写到为民服务的传承——刘春玉的银发岁月,是一部用责任、热爱与信仰写就的厚重之书。他以笔为犁,深耕延安大地;以心为灯,照亮科学星空。这位八旬老人的身影,恰似一株扎根圣地的常青树,在新时代的春风里,依然孕育着生机勃勃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