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6日
燕子归来
加路
  小燕子又回来了。
  过门入庭,细柔清脆的和弦便送入我的耳鼓,抬头观看,哇,是可爱的小燕子在电线上站成一排欢快地唧唧啾啾,像在欢迎我,顿时,驱散了我归途颠簸的疲累,点燃了我霍霍跳动的欣喜火焰。
  燕子是我们全家人非常喜爱的小精灵。记得在旧窑住的时候,燕子直接在我家窑内墙壁上垒了个窝,像挂了个毛坯陶罐一样,虽不亮丽,但有种古朴美。燕子的到来,让我们简陋破旧的窑洞蓬荜生辉,有了别样的热闹。在我们全家人的心中,它们是最高贵的邻居。为防止它们拉屎到地上,母亲在燕窝下面的脚地上铺了一块硬纸板,上面洒了一层细黄土吸收臭味,要频繁地打扫,给母亲增加了不少的麻烦。尽管这样,最爱干净的母亲也没有嫌弃它们,对它们没有一句怨言。父亲更爱它们,担心燕子窝掉下来,搭上梯子给燕子窝底部钉了一个Y型的小木叉,来保证它们的安全。燕子很勤劳,天刚破晓,它们就扑闪着翅膀开始唧唧啾啾商量一天的活计了,从不贪睡。它们的叫声好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响着春天的旋律,给宁静的早晨添加上了欢快的背景音乐,让整个屋子充满了生机。我问父亲:“它们总是叽叽喳喳说什么呢?”父亲告诉我:“它们说,不吃你的米,不吃你的面,借你家屋檐躲躲雨。”父亲还告诉我:“燕子是善良的鸟,捉害虫吃,能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燕子。”父母对燕子图腾般的虔敬,无形中影响了我对它们的喜爱。看着可爱的小燕子,动了想逮在手里亲近的念头,央求父亲抓一只下来摸摸,被父亲拒绝了。他告诉我要是把燕子逮在手里,它就会死去的。嚯,没想到小小的燕子,这么有骨气,它可以与你和谐共处,但绝不容许你亵玩,宁愿以死相抗。从此,我只敢默默地看它们轻盈自如地飞进飞出,听它们争先恐后地聊天,生怕它们会因为我的不恭而离去。
  父亲每天清晨上山劳动时,把门帘搭在门肩膀上,燕子就跟着父亲出了家门去觅食。一到黄昏,母亲就像等自己的孩子回家一样等待燕子,稍回来迟一会儿,就念叨燕子怎还不回来呢。只要看到燕子盘旋在门前的空中,母亲就像迎接贵客一样,忙忙揭起门帘,迎它们回家。
  小巧温婉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空中迎风飞翔的矫健身姿,仿佛一个个舞姿娴熟的舞蹈家,或箭一般直蹿云霄,或从高空俯冲滑翔,让你的眼睛跟着它们起起落落,感受奢华的视觉盛宴,不忍有半刻游离。
  下雨前燕子会飞得很低、很快,上下翻飞并唧唧叫着,像在告诉人们快要下雨了,赶快收拾晾晒的东西。在细雨中,它们喜欢肩并肩一动不动地站在电线上,休息,沐浴,远远望去,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燕子虽小,但勤劳、善良、勇敢。每年冬去春来,要历经千山万水,栉风沐雨,飞行在往返几千公里的长途上,是何等的勇敢啊!正如唐代李建勋《归燕词》里写的:“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
  前几天,又回家重温了与燕子相处的欢乐时光。晨光未透窗纱,檐角已传来细碎的啁啾声。推门望去,燕子的叫声就像呢喃细语,轻轻柔柔的,那声音仿佛是它在跟春天诉说着小秘密。
  去年,窑檐下燕巢被野猫捣毁的残局仍历历在目:碎泥混着干草散落台阶,两只有细绒毛的乳燕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老燕绕着废墟低飞数日,哀鸣似针尖刺破暮色。母亲难过了很久,叹息道:“怕是再不肯来了。”谁料今年春天细雨刚沾湿柳梢,这对黑衣白襟的旧客竟翩然而归。它们衔泥如衔着诗句,一撇一捺地修补着记忆里的家园。暮色中窥见它们交颈呢喃,仿佛在商量如何将新巢筑得更牢——斜插几根柴枝作骨,掺些碎羽当筋,最后抹上晨露调和的新泥,日复一日,这巢就又修起来了,比往昔更显气派,圆弧饱满精致,像一件艺术品。我被这对念旧倔强的燕子深深感动到了。
  有天,骤雨突至,只见双燕交叠覆在巢上,黑羽淋作沉墨色,却将窝巢护得滴水不漏,由于燕巢太高我看不到巢内情况。我猜想一定是护佑着乳燕。它们的和睦协作,为家园辛勤无私的付出,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一天清晨,忽见三只雏燕立于晾衣绳上扑棱翅膀。老燕在前方低飞引路,仿佛用气流织就无形的阶梯。它们终于冲向云霄那刻,我突然读懂这檐下春秋——毁巢的劫难原是重生的序章,他们没有气馁屈服,而是更加的勇敢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