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
中央来人(二)
  刘华清
  程子华在卡房住了近一个月,常同我聊天。他是1934年6月离开中央苏区的,先到上海,与鄂豫皖交通员接上头,才由石健民带进鄂豫皖苏区。程子华很有才干,经常给警卫连上军事课,还教我们唱中央苏区流行的革命歌曲。他把歌词和谱曲写出来,要我到部队教唱。他常向我讲外面的情况,从国民党军阀之间的斗争,到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剿”。这些我过去闻所未闻,很长见识。
  一次,程子华、郑位三向程坦和我两人,谈到了红25军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程子华问:“过去中央就指示过红25军实行转移,你们为什么不走出去?”郑位三说:“中央有过几次指示,要求红25军走出去建立新的苏区,省委也有过酝酿,但不敢走远,不愿离开鄂豫皖,因此,只在苏区周围搞了几次,都没成功。慢慢地,省委也认识到在原地区坚持斗争是不行了,但走出去,又没把握。外面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往哪儿走呢?”说到转移的方向,我们觉得向南、向东、向北都不行。程子华说:“可以到伏牛山去。蒋介石与那里的军阀矛盾很深,地理条件也比较好。我在山西老家中学读书时,就听说土匪头子樊钟秀拉队伍在那里盘踞多年。土匪能站住脚,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什么不能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到远处去,到有山的地方去。”
  多次交谈中,程子华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一次,我忍不住问郑位三:“程子华来25军当什么?”郑位三回答很干脆:“军事强当军长,政治强当政委。”
  郑位三的信,省委和红25军是11月4日收到的。他们都十分高兴,因为下一步到底怎么办,省委正处在犹豫难决的十字路口。省委和红25军转入开创边沿新区斗争后,取得了一些胜利,恢复和开辟了两小块苏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形势。许多同志意识到目前的方针行不通,觉得只有跳出和远离敌人包围圈才有出路。那么,走出去行不行呢?有的担心红25军势力单薄,冲不出敌人的围追堵截,搞不好还会被消灭;有的感到外面情况太陌生,担心到了新的地区站不住脚;还有的故土难离,感到在大别山里习惯了,到了新的地区不能适应等等。就在这种想走又难下决心的矛盾中,省委收到了郑位三的来信,得到了中央新的精神。这对省委坚定战略转移的决心,无疑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选自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亲历长征》)